正文 第120章 永遠做對公司有用的人(2 / 2)

當你明白自己被利用是因為你的存在有著一定價值的時候,就應該懂得如何靈巧地運用自己。但是,不要忘了順便扮演侍者的角色,去提醒你的家人、朋友、親屬也能清楚地認識並且掌握自身的價值。

人們常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與特點,但是每個人的價值往往都是需要通過別人的利用來詮釋與體現。

被他人利用,換一種角度來看也可以理解成被他人所需要。如果你能思考得更透徹一些,就會發現,其實它們講的都是一個意思。隻不過一個是經濟學的名稱,而另一個是心理學的表述而已。

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判斷他的價值大小的因素取決於以下兩個問題的答案。1.你對別人而言,有多少可利用的價值?

一個人的存在價值也決定了其被他人需要的程度。例如,一種產品隻要被別人需要才會購買。如果沒有了這種需求,那麼該產品自然就沒有了市場。需求也有自然需求與被創造需求之分。自然需求,比如說需要吃飯,需要儲蓄。被創造需求,就是將一些潛在的需求轉換成為自然需求。

同樣的道理,員工除了在自己的崗位與專業方麵滿足客戶、同事、朋友的需求以外,還要看看是否能夠創造出客戶、同事、朋友對自己的需求。舉例來說,一個做理財的職員,能否多了解一下自己客戶的家庭情況,比如給某個客戶正在上高中的兒子提供一些學業上與學業外的建議指導。這樣就形成了客戶對你的需求,你們之間的關係也能維持得較為長久。這就是“在紅海中發現藍海”的策略方法。

2.你對別人的利用價值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代替的?

不知道你是否經曆過這樣的事情,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久了,你想讓上級給你加薪,但是他根本就不理會你的要求,如果你以辭職作威脅,對不起,想走人那就走吧,沒人會苦口婆心地去挽留你。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的上級對你如此絕情?原因很簡單,你不但可以被輕易地替代,而且可以被更好的員工所替代。即使你真的走了,後麵還有100個人可以隨時頂替你的工作。如果真的是處於這種境地就糟了,被利用還可以說明你是有一定利用價值的。可是,如果說炒掉就炒掉,那麼你就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可替代性了。

被人利用的價值可以讓我們為之驕傲,可這種價值的可替代性會讓我們隨時有可能丟掉手中的飯碗,這就需要我們在某些方麵具有相應的不可替代的能力。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想在某個領域特別的突出,就必須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選擇一個方麵去做到卓越,這樣你才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與特點,你應該學會審視與發現自己的天賦及特長,將這種天賦及特長與為別人服務、滿足別人的需求,有機結合在一起。

如果你希望利用更多的人來成就自己的事業,那麼你需要問自己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被別人所利用?”而不是“我能從別人身上得到哪些好處?”這樣,你逐漸會得出這樣一個真理:利用與被利用,實質上完全是一回事。

所以,我們更應學會笑著麵對這些被利用的行為。要知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主要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如果不被別人利用,那麼你永遠也無法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