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口老年化危中有機加盟金壽堂開業即賺(1 / 3)

人口老年化危中有機加盟金壽堂開業即賺

大視點

作者:倚天

80年代,第一撥下海的人,暴發了;

90年代,第一撥炒股的人,賺大了;

00年代,第一撥炒房的人,賺翻了;

到了2010年代,什麼行當最賺錢呢?

——養老產業!

來自四川的有為青年餘金龍屬於先知先覺者,他創立的金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專門為中老年人服務的,而且開業即賺。短短幾年時間,金壽堂旗下的養生俱樂部就在全國遍地開花,直營及加盟俱樂部數量就達200多家。

金壽堂發展為何如此迅猛?公司總經理楊靜說,一是順應了中國人口老年化的大趨勢;二是源自董事長餘金龍先生樸實的夢想和發展理念:“讓天下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得、老有所樂!同時,讓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並且有誌為中老年人服務的朋友發達起來!”

筆者深以為然。

英雄不問出身

年輕時尚帥氣的餘金龍頭頂的光環讓人羨慕不已:金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間養老產業第一人。

不過,他不是富二代,他是正兒八經的富一代。

上世紀70年代初,餘金龍出生於四川內江農村,家庭經濟條件非常不好。有一年農忙時節,放學回家吃過午飯後,餘金龍匆匆趕往學校,大晴的天氣突然驟變下起雨來,餘金龍想起家裏的稻子正曬著在,立馬趕了回去幫忙收稻子。當餘金龍到家的時候,父母已經把稻子收拾到屋子裏了,不過,打濕了一大部分,而母親因趕忙,受了雨淋,加之出力過重,又傷心稻子打濕發黴賣不到錢,病倒了。

夜裏,餘金龍輾轉反側,家裏的條件本來不好,現在母親又病了。想起小時候母親在雪夜的晚上為自己縫製綿衣,想起下大雨的夏天母親背著自己淌過河水接送自己上學……餘金龍失眠了。

第二天,他做了一個決定,輟學掙錢,補貼家用。餘金龍的想法很簡單,一是家裏太窮了,自己已經長大了,不能成為家裏的負擔;二是,母親生病了,需要人照顧,家裏也更需要能出力幹活的人。餘金龍的母親聽聞後,悲傷哭泣起來,並極力勸說,“我們家裏本來就窮,你不讀書,長大後怎能有出息?”

餘金龍自幼就是一個自主性極強甚至執拗的孩子。斷了學業的餘金龍想,村裏好多人年複一年的種地,也不見誰發達了的,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是沒有前途的了,不如養兔?

現在回頭看看,養兔是餘金龍最先搗騰的事業。養兔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計,起早摸黑,一年下來,餘金龍除了學點經驗,沒掙到什麼錢。後來餘金龍又先後養過蠶、養過蛇、種過藥材,還販賣過水果,都沒有成氣候。

不過,十多年的創業拚搏生涯,潛移默化之中,已然讓餘金龍具備了一個老板或者說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質:堅毅、勤奮的性格,敏銳的市場洞察了和獨有的看人識人眼力。

當然,十多年的創業曆程,餘金龍雖然大業未成,但是,已經成為村裏先富起來的有錢人了。

這些年來,有一件事讓餘金龍一直遺憾在心而且久久不能釋然。當年餘金龍正在雲南昆明拓展業務,處在創業的艱難階段,父親因年高體虛,大冬天裏病倒在床,父母為了讓餘金龍在外麵安心打拚自己的事業,沒有告訴餘金龍病情。後來,父親因病情突然惡化去世,餘金龍沒有見上父親最後一麵。此後,每每回到老家看見父親遺相,餘金龍總是泣不成聲,不能自已,幾次暈倒在地。

或許是多年的拚搏生涯中沒有好好陪伴父母,心中總有一絲愧疚,也或許是餘金龍獨有的市場洞察力,餘金龍一頭紮進了健康養老產業,注冊成立了金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幾年時間,餘金龍的健康養老事業便風生水起,公司旗下的養生館遍布全國各地,注冊會員幾十萬人,年銷售額上億元。

有人說,餘金龍現在身價起碼以億元為單位計了。也有人說,餘金龍現在真正得意的是老百姓送他的一頂帽子——“中國民間養老產業第一人”,以及金壽堂公司逢勃發展不可限量的前景。

上帝安排餘金龍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並且早早地關了他的求學之門,隻是留給他活下去的一線之光。餘金龍卻憑著這一線微光,推開了健康養老產業之窗,踏上了曲曲折折轟轟烈烈的創業之路,而且成績驕人。

好項目開業即賺

2013 年10 月31 日,四川內江,金壽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龍俱樂部開門營業。

巨大的宣傳幕牆、鮮紅的地毯、成排的開業慶典花籃、歡快的音樂,新店開業的氛圍比餘金龍預期的要好,那天的開業慶典致詞,餘金龍覺得自個兒發揮得也比較到位,聲意洪亮,妙語連珠。

當時就有鄉親嘀咕,“餘金龍這小子沒讀啥子書,怎麼這麼能說會道?”有人回應,“別看餘董事長好早就輟學了,但是他從來都沒有真正地中斷過學業,這些年業,業務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看書學習,人家肚子裏的學問多著呢?”還有人應和到,“就是嘛,要我看,餘金龍的講話水平不比教授差哦!”

其實,這些年來,餘金龍確實在不斷地學習、充電。不論是健康養生方麵的專業知識,還是企業管理方麵的係統知識,餘金龍早已了如指掌,運用自如。

光鮮的表象,顯然不是餘金龍真正在意和關心的,背後的營銷業績才是他急切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