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風清,天幕深邃,我坐在空域一人的大食堂靠窗角落,問自己,問星星。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歸去,從門庭若市到寥落無人,滄瀾、斑駁,多情、冷心;看似複雜卻又純粹著的生物和世界。……勝負、樂喜,遼闊紅塵,我們經曆、見證著一切可能與不可能。被上帝啃去一兩口的蘋果們,他們總會破繭成蝶甚至更加香甜,而安於現狀不去努力朝著太陽抬頭的偏偏會水分不足,連蜂蟲都不願招惹。我們總是後知後覺發現幸福走遠,時運錯過,然而這一切的緣錯卻又並非偶然。猶豫、踟躕,甚至為了一些不重要的事而做錯選擇。青春,迷茫,孤獨,這些並不是惰性的標簽,相反,果斷,靜思,成長才是他們可以賦予的力量。透過窗欞,寥落的燈光,糾纏、彙聚,欲要刺向浩瀚蒼穹。無盡的湛藍,像是一汪深不見底的深淵,像漩渦一般使我迷離、錯愕。而後,我驀然驚醒,自己早已忘記是多久沒有抬頭仰望星空,多久沒有見到滿天繁星。太多時候,不是疲於奔波而是忙於閑散,太多的安排和計劃總是敗給了沒時間。其實我們很幸福,卻又常常自怨自艾,抱怨生活和上天不公,然而,幸福卻簡單的徹底,幸福就是吃想吃的東西,與相愛的她看最動情的電影,還有一場看山聽水、年華果腹的隨性旅行。以夢為馬,繾綣年華,開心時有人替你開心,悲傷時有人為你分擔,煩躁時會予你一個清淨時光。人生漫漫韶華正當,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卻又是一無所成、受製於人,有時會突然醒來,卻又在轉瞬之間繼續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偏執、驕縱,這便青春的特質,但卻不能成為繼續迷茫乃至碌碌無為的最終原因。雖然,我們很微弱,根基很薄,但絕不能以自己微弱而放棄前進的理由。沿途的風景不容錯過,腳下的荊棘亦是駛向成熟的礁石。紅塵偉岸,江湖深遠,若是你我皆怯懦,又有誰來繼續為青春的壯麗赴一場奔山踏水的無悔修行?歲月的旅途日麗風清抑或波譎雲詭,一次次雨後斜陽,又一次次風雨交加。十月楓紅,秋意繽紛,盡管前路漫漫,但我仍願運行,歲月為鏡,光陰如歌,當我穿行在碧波萬頃的旅途,漣漪、風浪,狂風、驟雨皆成幸福表象。十月的旅途,是一場遠赴深山的征程。滿山的秋葉競相爭豔,鋪就著一片片別致海洋,一望無際的暖暖,漫山的金黃如花般飄飛,這便是十月的魅力。在季節的深處,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願每一個午後,都是日光傾城,願每一次花開花落都會是一場風華雪月的愛情。願你我,於江湖的阡陌之中百舸爭流,待歲月征伐,千帆過後,已是王者歸來。秋歌暖暖,在北方幽幽的寺院,在南國小小的山徑。歌人的琴韻,療夐的秋空,南飛的雁群,十月的十月,西風,暖陽,我靜靜的聽歌,靜靜的等待,成熟、鮮紅,靜等蜂若遊子的光顧。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有一樣的感受,每當人聲鼎沸,身處喧囂時,總會有那麼一刻想要逃離的衝動和迷茫的困惑。很多時候我都會努力的去回憶,那個曾經的自己到底都許下過什麼諾言?夢裏那條通往春花燦爛的小路一點一點被太多的想要覆蓋了起來。小小的,滿滿的,能夠讓我雀躍不已的夢似乎再也找不到它們的蹤跡了!那麼,成長之中,我們失去的到底是什麼?有人說是純真,有人說是美好,而我覺得,這似乎隻是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罷了。可是我卻知道,成長讓我失去了幻想的能力。我還記得小時候的我會經常去疑惑,花兒為什麼是紅色的,葉子為什麼是綠色的,藍色的是天空,而黃色的是土地……於是我就在一堂美術課上,用畫筆將花兒塗成了綠色,葉子塗成了紅色,黃色的天空和藍色的土地,那時候的我還在為這個小小的成就而欣喜著。結果換來的卻是老師的怒氣和媽媽的懷疑,而在那以後我就開始知道,花兒就是紅色的,葉子也隻能是綠色的,藍天黃土就像是一道屏障,將我攔截在了這個圈子裏麵。當我漸漸長大,才知道,生活就是一個圈子套著另一個圈子。而所謂的圈子,不過是你在迎合中突出自我的過程!如果你覺得不自在,那是因為你沒有去改變自己。於是,我改變了自己,我學會了努力的擠出笑容,說著連自己都無法接受卻可以適應圈子的話,甚至是妙語連珠,逗笑不斷。後來,上了大學,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曾經以為城市和城市之間是那麼的不相同,可是到了最後,我發現,每個城市依然是被圈子套起來的固定模式。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到處都是車水馬龍,鋼筋水泥,無孔不入的灰塵與噪音。我漸漸感覺到,自己好像再也找不到童年時期那個單純簡單無憂的自己,我變了。直到回來,我坐在陽台上,透過窗戶,看著高樓下麵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流,我漸漸地放慢了一切,似乎有點明白。原來,我一直都在被束縛著,不是任何人,而是我自己。在那個時刻我發現,多一秒靜默,就是天與地的區別。其實,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說的話,每當人聲鼎沸;身處喧囂時,請你放慢自己腳步,靜下心來。也許,當你再喜歡上隨時間、隨世界變化的自己,當自己變得不喜歡修飾構造的時候,一切的真,即使不走出這個城,依然可以豁然開朗。看著迷惘的我,蘇婉兒給我講了幾個小故事。關於道家故事數不勝數,有的人說學道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說悟道是一種人生態度,沒有人能夠準確給道定義,或許一旦定義,說它是什麼,其實已經概括不了它不是什麼了。第二個故事高道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高道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第二個故事玄門道家的世間何為最珍貴?弟子答已失去和未得到。道長不語。經數載,滄桑巨變。道長再問之,答曰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正擁有!第三個故事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譬如一斤米,在炊婦眼中是幾碗飯;在餅家眼裏是燒餅;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還是那米。同樣,你還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決於你怎麼看看待自己。青年豁然開朗。第四個故事少年問道長: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道長笑答:有四種境界,你可體會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當成別人',此是‘無我';再之,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是‘慈悲';而後,要‘把別人當成別人',此是‘智慧';最後,要‘把自己當成自己',這是‘自然'。第五個故事道長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道長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弟子說:鹹得發苦。道長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裏,讓弟子再嚐湖水。弟子喝後說:純淨甜美。道長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