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應跟祝彪大戰十幾個回合,然後被祝彪一箭射中胳膊,安排得恰到好處。不但是退出同盟的理由充分,而且是你祝家莊傷了我,這樣表麵上理虧的還是你們那邊,在道義上我也占上風,你還真說不出我什麼。
這樣,在後麵的梁山三打祝家莊當中,李應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置身事外。
而宋江為了打祝家莊的事情來找李應,李應以受傷為借口,避而不見,但同時讓杜興出麵,把祝家莊裏裏外外的情況都告訴了宋江。
這樣,既不得罪梁山,真要是那邊問起來,還可以把責任往杜興身上推,我隻讓他接待梁山的人,沒讓他把什麼事情都說了啊。
杜興也有理由啊,楊雄幫過我,我也不能知恩不報不是?
對方吃了虧都說不出話來。
從這兒可以看得出來,李應辦事很老辣。他沒想到的是,碰上了一心通吃,還不講遊戲規則的梁山土匪。雖然自己沒得罪過他們,也沒有出兵幫那兩個莊子,而且實際上還幫了梁山。但是這並不妨礙梁山的人把他騙上山,然後把他的財產都搬上山,再把他的家燒成一片白地。
當宋江騙他說把知府殺了,要他上山躲幾時,他還在極力為自己的清白辯護:“卻是使不得。知府是你們殺了,不幹我事。”後來,宋江派人把他的莊客及家小都請到了山上,他才沒辦法,“隻得隨順了”。
他並沒有做毫無意義的無謂的堅持與掙紮,而是能夠看清形勢,識得時務,順應形勢,不做無謂的犧牲。
其實李應已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得夠好了,但是麵對的對手是他自己抵擋不了的,這就是狼要吃羊,你還躲不開。李應看得很明白,不硬扛,既然已經沒有退路,那就先在山上待著。
不過李應上山之後就像徐庶進了曹營,一言不發。
《水滸傳》說他背後五把飛刀,神出鬼沒,但是整部書裏,他就從來沒使過。他在梁山上是深藏不露,絕不冒頭,除了祝家莊這一段,他就再也沒有出過場。
完全可以說,撲天雕李應是一個善於掌握自己命運的智者,是一個善於審時度勢,能屈能伸的人物。
所以,後來宋江帶領梁山眾好漢征方臘損兵折將,死的死,傷的傷,隻有李應結局最好,最讓人羨慕嫉妒恨:“李應受中山府都統製,赴任半年,聞知柴進求閑去了,自思也推稱風癱,不能為官,申達省院,繳納官誥,複還故鄉獨龍岡村中過活。後與杜興一處作富豪,俱得善終。
這可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因此,武大相信,此行前去,一定是能夠見到那撲天雕李應的,隻是,該怎麼很好的說服他,加入忠義莊,或者算堅定的加入忠義莊聯盟。
這就是武大所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名望什麼的,對於別的好漢來說,還可以有用,一亮出名姓,讓人納頭便拜,但對李應,想必是不成的。
這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虛名什麼的根本沒有絲毫的用處。
那就必須要用實力與實際利益來折服他!
這雖然有些困難,但武大堅信沒問題的。
“莊主,那李家莊就在眼前!”扈成指著前麵一個偌大的莊子恭敬地介紹起來。
這一路上,武大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讓扈成深深折服,尤其是果斷的滅殺了洪太尉,這更是讓扈成將武大驚為天人,無論是神態還是做派都發出了由衷的敬佩。
武大也將扈成的變化看在了眼裏,心道果然實力才是最為強勁的一麵,沒有了實力就算是收納了一些人,也未必能得到衷心的效勞。
那李應其實就是這樣,梁山雖然得到了他的人,但一直沒讓他衷心效力。
讓一個原本可以成長為準一流的勇將,一個一流的智將,最終隻是做個後勤管理工作而已。
這樣的收納隻是暴殄天物,武大是不會做的!
一定要全麵折服李應!
折服這頭撲天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