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就留在我處,做個槍棒教頭何如?”武大不等燕順開口,搶先挽留起來。
若是等燕順咬緊牙關,說出落草,隻怕再留可就留不住了。
燕順萬沒想到武大會如此慷慨的提出邀請,楞了一愣,要是尋常財主對他如此邀請,他自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他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可不願將大好的男兒身為人仆役。
便是做那山大王,也不為奴。
但武大不同,方才的交手上,燕順深深明白武大一直留有餘力,拳腳遠在他之上,這等的英雄好漢,是頭等的豪傑,絕不會止步在開間酒店上,一定還有更遠大的抱負。
若是能跟隨在他手下,做個槍棒教頭,倒也不辱沒了自己。
隻是,燕順長歎一聲,搖了搖頭說道:“還是謝過大郎看重,原本燕順本不該推辭,隻是,燕順借了青州歸仁當鋪三千貫高利貸去販賣牛馬,卻路上折了本錢,無處可還,隻怕現已被青州發出海捕文書,就要緝拿燕順歸案了。天下之大,燕順已無立足之地,唯有上山落草,做個……”
“這卻不妨,再多的利息,也總有個數目,我與你還了,隻是這錢要算在你的月俸裏還!”武大打斷了燕順的推辭,微笑著說道。
燕順大為感動,心中對武大的感激也上了一個層次,若是沒有最後一句“算在月俸裏還”的話語,那他雖也會感謝武大對他的看重,但絕不會上升為感動、感激。
要知道,他可是個頂天立地的兒郎,便是落魄如此,也不願低下自己高昂的頭顱。
那三千貫的九出十三歸,利滾利,現在想要歸還,已達到近兩萬貫錢了!
武大郎是做慣買賣的,自然不會不明白這個數目。
這非親非故,幫還兩萬貫錢,燕順絕不會答應。
便是將這一身性命賣了,也償還不起。
但有了“隻是這錢要算在你的月俸裏還”和話,就說明武大不是站在施舍者的立場,而是一個東家對教頭的看重與欣賞。
這是平等的關係,這是何等的看重!
這如何不讓燕順感動不已,渾身熱血沸騰!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當即,燕順也不再推辭,更不猶豫,推金山,倒玉柱,徑直跪拜而下:“主人在上,燕順,拜謝,今後這一條命便是大郎的了!”
武大連忙上前將燕順攙扶而起:“切莫如此,若是不嫌,不如結為兄弟!”
燕順是個義士,極重情義,既是如此,也不必計較個主仆的名分,值得結拜。
結拜了新人,當也不可忘了舊人。
武大又拉過了焦挺:“這也是一條好漢,一同結拜!”
焦挺卻連忙擺手,真誠地拒絕道:“主人在上,莫要如此,焦挺早已發願,要做個義仆,忠貞不二!”
燕順見狀,自也不肯與武大結拜,願拜為主人,以償還武大對他的看重。
到了最後,武大朗聲而言:“也罷,且不以主仆相稱,我還有個弟弟,也是了得,英武慷慨,是條好漢,待得我弟弟而來,我等再行結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