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再多的理論不如實踐(1 / 2)

大戰告捷,自是人人歡喜。

清河知縣甚至屈尊親自帶著眾官吏,出了縣衙大門迎接武大。

這幅超規格的待遇,當然引起了眾人的羨慕嫉妒恨。

但無論別人是什麼態度,武大並不在乎,隻是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敬我三尺,我敬人一丈的優良作風,坦然麵對。

這幅灑脫有禮的態度更是贏得了清河知縣的好感,對武大自然又是一番讚歎:“都頭此番勞苦,報捷文書上定列頭等,府城與朝廷必有恩賞,這番,先將本縣的賞賜定下來!”

“多謝相公恩賞,小人一心殺賊,不圖賞賜,隻盼相公多多賞賜這些英勇作戰的壯士們才是!”武大立得筆直,正色而言,這也算是公然的收買人心了,反正這清河知縣即將升遷而走,是不會計較的。

果然,清河知縣爽朗一笑,大聲說道:“武都頭說得是,但凡參與此戰者,皆賞米十鬥,賞錢十貫,更有功勳者,由武都頭上報評定!”

“謝相公恩典!”武大帶著眾人齊聲呼喊起來。

這次擊潰北麓山賊,清河縣無一死亡,隻有十來個輕傷,甚至有不少人連血都沒見到,便就得到了如此的賞賜,自然是喜出望外的。

“好了,雖然北麓山賊已經全部擊潰,但各隊使命不變,依舊巡城守衛三日,待得府衙派兵前來剿滅北麓山賊後解除戒備!”武大拍了拍手,高聲下令。

“是!”眾衙役、鋪兵、家仆齊聲高呼,答應下來。

看著這幅場景,清河知縣微微一笑,而其餘諸官吏臉色各有不同,但不管怎麼說,在清河縣,武大郎絕對是有了一席之地,再也不容別人小覷!

無論是誰,想要在清河縣立足腳跟,都應與武大郎搞好關係。

接下來的戰場清點過程,武大尋了個理由,便就不再參加了。

固然清河知縣升遷在即,很多鋒芒不必太過隱藏,但也不可太過,反正該出的風頭已經出了,該爭取的利益也都爭取了,這些戰利品與俘獲山賊的審訊,他還真看不在眼裏。

太過貪婪,全都要占的話,不是為人道理,長久不了的。

既然要巡城兵卒聽令按時巡城,那武大自己自然也是不能徑直回家去的,直接就住在了靠近城牆的臨時軍營中。

這等情況之下,北麓山賊自然是不可能再有任何翻盤機會的,但謹慎的態度還是必須具有的,這種情況之下,更能樹立威信,辨識人才。

時間過得很快,三天的時間很快到達。

清河知縣的賞賜全部發放到位,這讓守城士卒更是歡欣鼓舞。

對武大所上報的有功之人,縣裏也沒有任何推諉,一應賜予更多獎賞,武大的獎賞自然更在榜首,不過,他並沒有將這些獎賞收為己用,而是直接將獎賞全都發散了下來,更是贏得了眾人的一致擁護。

可是,傳說中府衙的援軍卻遲遲未到,就連相應上次嘉獎也沒有任何的消息。

也許這是武大功勞太大,讓府衙那邊不知該如何賞賜才好,自然有所停滯,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