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郝洪禮的農村老漢,年已79歲高齡,是個有著55年黨齡的老黨員。他住在北京的女兒家,靠撿破爛謀生,卻把撿到的19萬元錢歸還失主。麵對采訪的記者,他平靜地說:“我沒有想我撿上錢就富了,不給別人還了,我是個黨員。”這是8月13日發生在北京街頭的一幕。
沒有長篇大道理,沒有豪言壯語,隻有簡短而質樸的一句話,一句發自內心的自白:“我是個黨員!”卻感動了周圍的人,人們紛紛前去看望他,懷著一種十分敬佩的心情。因為他們難以相信,在這物欲橫流的年代裏,有些人已到了要錢不要命的地步,竟然還有這樣見錢不要的人。
普通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個老黨員的高尚情懷,一個高潔而無私的靈魂,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一個堅持不懈的精神追求,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對黨的信念的執著態度。
普通的一句話,似一道閃電,照亮一個人的靈魂。它似一麵鏡子,照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的人在金錢上很富有,但在精神上卻很貧窮;有的人在經濟上很貧窮,但在精神上卻很富有。郝洪禮老人屬於後者,盡管他在經濟上很貧窮,但他是一個精神上的富翁,他活得充實、坦然。
普通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他不是英雄,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他不是先進人物、沒有多少動人的事跡;他也沒有多少文化,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他沒有正當職業,沒有固定收入;已經七十九歲的老人,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候,靠兒女養著是無可厚非的。他什麼也不做,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但就因為他是個黨員,是個有著五十五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就不肯被人養著,出去撿廢品,麵對揀到的巨款,他想的是:“我是個黨員,不能做有損黨形象的事,給黨抹黑。”
身教重於言教曆來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普通群眾看黨員、看黨的領導幹部,不僅看你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看你做了什麼!你說你先進,你說的話是否先進,你做的事是否先進,你說的和做的是否一樣,是否讓人心服口服,郝洪禮老人用他無私的言行作出了回答。
它也說明,一個黨員,或者一個黨員領導幹部,是否受群眾擁護,是否保持了先進性,是否實踐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不在乎你的社會地位高低,不在乎你做的事情大小,不在乎你都說了些什麼,而主要看你做了沒有,看你都做了些什麼。中國共產黨能發展到今天,就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普通黨員,在努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黨的宗旨,為完成黨的曆史使命而堅持奮鬥。
至此,想起偉人的一段名言:“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個這樣的人,便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郝洪禮老人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共產黨員,他忠於黨的宗旨,恪守一個共產黨員的道德水準。他也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本文發表於《銀川晚報》200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