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傷後可否“了無痕”(2 / 2)

外用藥物

外用藥物目前常采用複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積雪苷霜軟膏及矽酮相關分子製劑等,其具有鬆解軟化瘢痕作用,對已形成的萎縮性癜痕也有改善質地和症狀的作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矽酮相關分子製劑,臨床應用證實可明顯改善瘢痕的外觀、質地及痛癢感。

作為瘢痕預防和治療的一線措施,目前市場上有多種矽酮類瘢痕治療材料,包括:矽酮凝膠、矽酮氣霧劑、矽酮類瘢痕貼及矽酮膠膜等。研究表明其抗瘢痕機製與其封閉作用和水合作用有關,可抑製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形成,避免過量纖維組織形成,進而抑製瘢痕增生,且具有顯著的臨床安全性,故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的瘢痕,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皮膚幹燥、皮疹等。

局部注射

激素皮質類固醇類是目前治療瘢痕的二線措施之一,對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均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機製可能與通過減輕瘢痕成纖維細胞增生、減少膠原合成以及抑製炎症介質等有關。臨床上常用的是瘢痕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可與稀釋的利多卡因同時注射減輕疼痛。該方法主要並發症包括局部皮膚色素沉著或減退、病灶周圍毛細血管擴張,若注入正常組織可能引起瘢痕周圍組織萎縮等。

壓力療法

壓力療法適用於瘢痕麵積大, 不適宜放療或局部藥物治療者。壓力療法治療原則是“一早、二緊、三持久。” 一早:盡早開始壓迫治療;二緊:就是在不影響肢體遠端血運及患者能耐受情況下,越緊越好,至少15毫米汞柱的壓力才能促進瘢痕的成熟;三持久:就是持續性、長期壓迫治療。主張一天 24小時連續加壓,壓迫治療時間不得少於 3個月,一般應達半年以上。主要使用環形彈力套、彈力繃帶、壓力衣等方法加壓。麵部和兒童使用壓力療法治療瘢痕對其生長發育會有一定影響。

放射療法

放射療法治療瘢痕有上百年的曆史,通常作為手術後預防複發的輔助療法。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美的要求也越高,瘢痕治療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目前多途徑聯合治療是最有效的策略。我們期待將來醫藥技術的發展能給瘢痕的治療帶來新的突破。

而對於瘢痕的防治,應將預防措施寓於治療之中,防治結合,特別注意以下3方麵:

創傷後及早采取幹預措施促進創麵的早期愈合。

創麵愈合後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抑製瘢痕形成。

瘢痕成熟後根據不同類型進行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