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奇冤之帥,真相大白!(大結局)(2 / 2)

然後加以迎擊,大敗蜀人。遂拔漢州,進圍成都。戴壽等驅象來戰。

傅友德下令以強弩火器衝擊,身中飛箭卻毫不後退,將士也殊死作戰。

大象調頭而跑,踩死許多蜀人。戴壽等獲悉其主明升已降,才登記府庫、倉廩錢糧,反綁雙手到軍門投降。

成都平定。然後分兵巡行未下州縣,攻克保寧,將吳友仁捉拿押送京城,蜀地全部平定。傅友德進攻漢州時,湯和還屯軍於大溪口。

在江流中得到木牌後,這才進兵。而戴壽等此時已撤其精兵西救漢州,留下老弱防守瞿塘,所以廖永忠等才得以乘勝直搗重慶,降服明升。因為這樣,太祖寫作《平西蜀文》,盛讚傅友德功勞第一,廖永忠次之。

洪武五年,傅友德隨征西將軍馮勝北征大漠,大敗元將失刺罕於西涼至永昌,大敗元朝太尉朵兒隻巴,獲馬牛羊十萬餘匹。

而後,又攻占甘肅,射殺平章不花,降太尉鎖納兒,,至瓜沙州,獲金銀印及雜畜二萬餘匹。

當時,朱元璋共派出三路大軍北伐,唯獨隻有傅友德大獲全勝,七戰七捷,創下傳奇式的戰功。

洪武六年,傅友德出雁門,為大軍前鋒,俘獲平章鄧孛羅帖木兒。還鎮北平後,傅友德被朱元璋召還,陪太子講武於荊山,俸祿每年又增加一千石。

洪武九年,傅友德再次率兵北伐,生擒伯顏帖木兒於延安,降甚眾。

洪武十四年,隨大將軍徐達出塞,討乃兒不花,渡北黃河,襲灰山,斬獲甚眾。

洪武二十三年,隨晉王、燕王再征大漠,擒乃兒不花。還軍駐元上都開平後,複征寧夏。

洪武二十四年,為征虜將軍,備邊北平,複從燕王征哈者舍利,追殺元朝遼王軍隊。

此役,傅友德又施以詐計,追殺間忽令大軍班師,敵軍得知後便放鬆了警惕和防備。這時,傅友德又令大軍悄悄地潛至黑嶺,大破敵軍。得勝後,出任練兵山陝總屯田事,加封太子太師。

明朝建立之初,貴州尚未歸附,雲南為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盤踞。

洪武十四年秋,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步騎30萬征雲貴。

傅友德率部至湖廣,便分遣都督胡海等領兵5萬經永寧赴烏撒,自率大軍經辰州、沅州奔貴州,克普定、普安後直逼雲南曲靖。

元梁王遣司徒、平章達理麻領十餘萬精兵屯駐曲靖以抗拒明軍。

傅友德率部趁大霧逼近白石江邊,采取聲東擊西的戰術,沿江擺開陣勢,做出強行渡江的樣子;達理麻也集中全部精銳把守白石江另一邊,準備迎戰。

而傅友德則暗中另派數十人從白石江下遊偷偷渡江,進至達理麻軍後,鳴金擊鼓,搖旗呐喊,達理麻聞報急撤將士抵禦,引起江邊元軍的陣勢騷動。

這時,傅友德乘機揮師渡江,以勇猛且善遊泳的兵士作先鋒,攻破達理麻的前軍,傅友德又令沐英率鐵騎直搗達理麻中堅,元軍大敗,活捉了達理麻,平定了曲靖。

接著,傅友德又分遣藍玉、沐英率師進軍昆明,自率數萬兵馬奔烏撒,馳援胡海等部。

元梁王得知達理麻失敗被擒,便棄城逃跑,與妻子一起投滇池而死,元右丞觀音保出城投降。傅友德僅用百餘日就平定了貴州、雲南。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論功行賞,晉封傅友德為潁國公,食祿三千石,再次授予免死和世襲鐵券。

傅友德一生戎馬,他的主要成就是七戰七勝:洪武五年,傅友德率領五千騎兵攻打西涼,擊敗元將失刺罕;後攻打永昌,擊敗元太尉朵兒隻巴,殺敵數千;攻打元軍於掃林山,活捉元朝平章,並殺敵五百餘人;攻打甘州,元將上都驢迎降;攻打亦集乃路,元軍守將卜顏帖木兒開城投降;別篤山遇元岐王朵兒隻班的元軍主力,擊潰元軍上萬人,抓獲平章長加奴二十七人,馬駝牛羊十餘萬。

元岐王朵兒孤身一人逃走;傅友德追至瓜州,擊敗當地元軍,繳獲牛羊等大量戰利品…

……

隻可惜,命運卻不掌握在他手中,就算他有再高的功勞又如何?最終隻有成為曆史的塵埃,成為他人的嫁衣!

每每想起先輩的這段過往,風易寒心中卻是顯得格外悲愴。

一切的一切,都無法逃脫命運的轉輪!

(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