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0章 神功九陽(2 / 2)

或是因那大師值彌留之際,無法把神功全部說完,故三派之人,沒有誰因神功而大有作為的,所以相比那九陰真經,這九神陽功在武林中卻無多少人推崇。

風易寒苦苦一笑,再把秋鴻抄給他的少林九陽神功,細細研究了起來,但見那還是一段前後不接的文字,甚是生澀難懂,如是寫著:

“學醫道者,不可不明乎經絡,何況習內功乎?

若不明脈絡,猶習射而操弓矢,其不能也決矣。

能內景遂道,返觀而以察之,則體用兼備矣。

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井池雙穴,發勁循循。

氣納丹田,衝起命門,引督脈過尾閭,由脊中直上泥丸,下人中齦交,追動性元,引任脈降重樓,而下返氣海。

兩脈上下,旋轉如園,前降後升,絡繹不絕也以上勁訣既詳,下言調氣之方。

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閉目鉗口,細調呼吸,一出一入經鼻孔,而少時氣定,遂吸氣一口,但吸氣時須默想真氣,自湧泉穴升至會陰,分向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由前胸升於腦後,漸升入泥丸百會穴。

降氣時須默想真氣由泥丸降至印堂,自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氣足,自能複從尾閭長強近於脊背,上升泥丸,周而複始,如環無端,純乎天地循環之理也。”

風易寒看了足足過把時辰,才苦苦看完。

不過他覺得這篇文字更似內功的心法,但卻修習無門。

眼看外麵天也黑了,頓覺困意來襲,眼皮沉重,遂脫了衣服,上床睡了,那內功之事,卻在夢中纏繞了他一夜。

他與秋鴻老人每日參習九陽神功,恍惚過了半月。

花惜淚留下來照顧兩位武癡和豹子,因今日是臘八節,所有寺廟都會施粥,他們也想去求個好福氣,順便帶些粥回來給那兩位武癡嚐嚐。

在房裏打坐練功的二人,自然不知道外麵的人在做些什麼。

隻見他們相對端坐著,表情平淡而放鬆,雙目微閉,頭頂緩緩散發出氤氳的紫色淡氣,在屋子裏麵淡淡彌漫。

那秋鴻老人所散發的紫色氣體尤為濃鬱,因為他是長久浸淫此功之人。

如今又得到飛雪城神功,自然如虎添翼,許多難解的關節也一一而通。

雖又遇到新的難關,但他相信總會曲徑通幽,柳暗花明,故練得心平氣和,沒那麼多急躁。

而坐在他對麵的風易寒,卻沒他那麼順利,雖然頭頂也會冒出紫氣,但卻是時斷時續,無法一直繼續延遲。

他頭頂的紫氣多半會被自身散發的青氣所驅走,似乎兩種氣流是相生相刻,天生敵人一般。

原來這九陽神功,如打通全神穴脈,按照它所指之法引導真氣在全身穴道遊走,真氣便可源源而生,聚於氣海唯己所用。

更妙的是練此功之人若遇戰鬥之時,體內真氣會突然爆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就如真氣自生機一般,愈占愈勇愈戰愈狠,遇強更強。

但危險之處就在此處。

因為戰鬥之中真氣突聚許多,而當戰罷卻無法排解,亦無法一下止住源源自生的真氣,故十之有八會脹裂氣海,力瀉而亡。

或是七經八脈九陽遊動,燥熱難當,橫遭烈火焚體之痛,端是生不如死。

是以練這九陽神功,就如在刀口上過活,生死也在一瞬間。

雖然是如此危險,但世間武林,卻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百死不悔,隻為追求武學的最高境界,縱是身死也是不怕。

風易寒是這一類人嗎?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吧。

他身上那稀裏糊塗得到的九陰真經內功,倒成了他的絆腳石,讓他既愛且恨。

在那無名穀底冷子霄幫他打通了任脈所有大穴,而督脈的穴道也衝通了七八個,如若靠自己平日勤加修煉,衝通任督二脈,指日可待。

人體自頭頂至會陰處,相連著兩條經脈,兩條經脈分別於正前和後背上下串連,正前的稱作任脈,它連接了“承漿,廉泉,天突,璿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裏,下脘,水分,神闕,陰交,氣海,曲骨,石門,關元,中極,會陰”二十四個穴道,而後背處的督脈,亦是由上而下,連通“齦交,兌端,素曜,水溝,上星,匈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風府,啞門,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台,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腰陽,腰俞,長強”二十七個穴道。

因為任督二脈屬於人體最重要的氣血輸送通道,故古往今來,多少練武人生都夢想打通二脈,開啟大小周天內力搬運,到時便日進千裏,勢不可當。

可這打通雙脈之舉,卻需要深厚的內力,亦需要精妙的技法,若貿然行事,不但白白消耗內力,還可能導致經脈阻塞,走火入魔,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