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數字顯示我國2009年GDP比上年增長了8.7%,總額達到33.5萬億元;4月,胡潤百富發布的《2010胡潤財富報告》顯示:目前,僅在我國就有875 000位千萬富豪,並且這個數字正在以每年6.1%的速度增長,甚至以更高比率增長著;在這875 000位千萬富豪中有55 000人的資產已經數以億萬計,而人數相比前一年也增長了7.8%之多。由此可見,這是一個財富迅猛增長的時代,富人大軍正以空前的速度發展著。

麵對這樣的大好形勢,你是否抓住了機會,加入到追求財富的生力軍中了呢?

要知道,財富不僅能讓生活質量更高,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財富指數決定了其生活的幸福指數。幸福是人的一種精神感受,而這種讓人愉悅的精神感受是需要經濟基礎作後盾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富足的經濟基礎可以給予人充分的物質享受,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讓人的思想及觀念與時俱進;而這些進步的觀念和思想也會讓人擁有更好的經濟創造能力,為自己創造更加富足的物質經濟基礎,進而成就更高層次的精神境界……由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讓人們的幸福生活成為一種可能。

經濟學家馬歇爾曾說過:“雖然有些常常與貧困同來的苦難,並不是貧困的必然結果;然而大概說來,‘窮人苦難的禍根是他們的貧困’。”

作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猶太人認為:財富是現實的上帝,錢是給神的禮物。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卻可以保證個人尊嚴和社會地位。

著名作家喬治·蕭伯納在他的《巴波拉市長》中也說:“最大的罪行和最壞的罪行是貧困。”

無數的生活實例和先人智慧告訴我們,財富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礎。

財富是一種人生抱負,更是一種人生義務。在經濟時代,足夠的財富是人生價值的證明,是獲得他人認可和尊重的有力資本。

財富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工具。它能夠明顯改善人的生活狀況,讓人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受到錢的製約。

簡言之,財富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礎,財務自由是我們應該去竭力爭取的。

說到這裏,相信有許多人會感歎:“爭取就一定能夠得到嗎?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哪裏是那麼簡單的事!”

其實,財富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密碼”,隻要能夠破解它,遵照其規律來經營財富、增值財富,你就會發現財務自由的確是隻要你去爭取就能夠得到的。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了解財富的“密碼”,本書不僅就理財的相關理論知識,如基金、債券、股票等進行了簡要而通俗的介紹,而且從理財觀念、理財規劃、具體操作、投資選擇等方麵進行詳細闡述;並且本書運用了許多事例來介紹理財的方法,使得讀者在了解理論知識和方法之餘能夠更加有效地運用這些方法和技巧,以幫助讀者們對自己現有的財產進行最合理的分配,使它們產生最大的效用,從而最大化地成就自己的幸福生活。

於躍龍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