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成親(1 / 2)

曉陸抹抹頭上的冷汗,心道:老天不負苦心人。

這一場艱苦卓絕的求妻戰,總算是圓滿落下帷幕。沈四海不再動輒就叫青玉退親,並且終於開始在行動上有所支持,開始籌劃十月初八的親事。

曉陸並不敢懈怠,偶爾就來一回,幫著沈家做活。青玉忙,再加上她本身就是女孩子,力有不逮,況且本就不擅長做農活,曉陸這個準女婿又一心想要表現表現,所以他登門的次數越來越多。

青玉回來的時候,石氏跟她又氣又氣的抱怨:“這個曉彬啊,叫人說他啥好?我說他是城裏長大的,身嬌肉貴,哪裏會做農活?不叫他做,可他偏不肯聽,興頭頭的非要表現。這心思太急切了,是人都看得出,我倒不好打消他的積極性,可是也實在是……”

石氏一撫額,做無力無耐狀。想著曉彬的種種行徑,實在是哭笑不得。

他幹活倒是挺麻利的,但農活講究的是個經驗。就比如刨紅薯吧,一鎬下去,太深了白費力氣,太淺了紅薯出傷,這一冬就甭指著好了。

曉陸太急切了,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可再傳授他經驗,也得靠他慢慢摸索。結果一鎬下去,紅薯不是出鎬傷了,就是沒刨著。一壟下來,他累的渾身大汗,紅薯也都傷痕累累。

直把石氏心疼的心肝都疼了。

青玉一方麵心疼曉陸,一方麵又替他羞愧,但爹娘已經對他諸多不滿意了,她不維護他,難道還要跟著爹娘一起踩他?

青玉便道:“您和我爹也真是的,這麼大歲數的人了,顧拉這麼多地,忙都忙不過來,起早貪黑,從春忙到夏,也出產不了幾個錢,圖惜的什麼?平常沒人幫你們做活,你們總是叨叨咕咕,嫌沒有兒子,如今一個女婿半個兒,能給你們擋濟了,你們又挑三揀四,說是道非,再這樣下次不讓曉彬給家裏幹活了。”

一句話就成功的把石氏的抱怨給噎了回去。

頓了一會,石氏道:“我又沒求著他給我做活,他來了安安生生的,比啥都強,這樣的活幹了還不如不幹呢,倒要讓我費二遍事,比我自己幹還累。”

青玉張口要說話,石氏一瞪眼,噎她:“看著挺麻利的,卻也是個毛毛燥燥的,吃完飯我說讓他好好歇著,手上都磨出大泡來了,他不聽,非得替我涮碗,結果手沒拿穩,怦怦啪啪,把我的碗和盤子都打碎了好幾個……幹點活就要工錢啊。”

青玉撲嗤一聲,沒忍住,樂了,道:“行了,行了,您就體諒體諒他的一番孝心吧,那不也是心疼你們太累了嗎?”

說到孝心,石氏結結實實的歎了口氣,道:“罷了,我知道他是個實誠、孝順的孩子,對你爹和我,將來是錯不了的。可這也就罷了,隻要他和你能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我和你爹這也就不算什麼。”

轉過頭石氏不免跟沈四海叨咕幾句:“真是姑娘大了,心也大了,這還沒成親呢,就開始胳膊肘往外拐了。我不過說了曉彬幾句,你瞧你姑娘,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還真沒求著他們兩個幫我幹家裏的活,做好自己的本分比什麼都強……”

沈四海對曉彬也還是不滿。可到底他們一家早就搬到城裏了,將來不必下地,能不能幫得上他的忙,說起來沒什麼大關係。

況且已經定下的事了,老是反悔也沒什麼意思,因此沈四海一聲不吭,沒接石氏的話。

也不過抱怨兩句,一進九月,沈家就開始忙了起來。從前隻說急著想給青玉說親,可拖著拖著,總覺得女兒還在眼前,也沒什麼離愁別緒。就是青玉跟曉陸的事定了下來,但終究在一個縣城,離城也不算太遠,就是走著,有一個半時辰也就到了,將來見麵的機會有的是。

可如今掐著手指頭算,青玉滿打滿算,在家也待不了一個月了,石氏的心有點酸酸的。

好像青玉昨天才出生。她生下來就軟,小小的一團,像個小貓似的軟軟的叫喚,她連抱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弄疼了她,弄傷了她。

青玉都兩三歲了,坐在大人懷裏,頭還軟軟的下垂,好像脖子沒力氣,支撐不起她那個大腦袋一樣。

那會兒家裏窮,石氏做月子都舍不得吃雞蛋,要把雞蛋換了買點油。從懷青玉到生完,她幾乎連葷腥都沒沾一口。

青玉小時候沒營養,家裏也沒什麼白米白麵,一天都晚,頓頓都是紅薯。以至於青玉長大了,會說話了,都會說自己是“吃薯長大的。”

一直擔驚受怕,生怕養不活,跌跌絆絆,青玉長成了大姑娘,愛說愛笑,又生的漂亮。可轉眼間就到了出嫁的年紀。

石氏撫著炕上嶄新的被麵,眼淚不由自主的就落了下來。這一嫁,就成了別人家的媳婦。在家再怎麼著,是親母女,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都知道對方是為著自己。做娘的可以無限度的容忍自己的閨女,可婆婆不是親娘。

若是說錯了,做錯了,未必肯口頭教訓,說不定直接就拿規矩來懲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