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的講述,這個事情,竟然還牽扯到吳胖子。
之前麥建國氣衝衝跑去找黃三算賬,結果被一張四羊青銅方尊的照片給搞定,之後他就和黃三開始勾搭,準備再次下墓,把這個物件起出來。
幾次碰頭之後,黃三就告訴麥建國,主導盜墓的人是他的表舅,也就吳胖子,具體的事項和吳胖子談就可以,他黃三也隻是個轉述的。
這對麥建國來說,倒是無所謂的事情,而且反倒還更方便,因為他和吳胖子都在長沙,有什麼事一個電話就能碰麵,不像是黃三,每次去找他都要跑一百多公裏,費時不說還費事。
和吳胖子的第一次碰麵,是在長沙城郊的一處公墓外麵。
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碰麵,據吳胖子的說法,他原本是要到這裏找一個看墓人,傳聞中這個人曾經真刀真槍對付過粽子,隻是吳胖子幾次過來都沒找到人。
不過公墓這地方,人煙稀少還清靜,選在這裏會麵,順便還可以再看找找那位傳說中的高人。
吳胖子畢竟曾經在墓裏折了三個人,那次的遭遇恐怕讓他印象十分深刻,哪怕是多一個人分錢,他都有些不在乎了,隻求順利取出那個青銅方尊。
兩個人見麵商談了一下盜墓的前期準備工作,而就在這個地方,麥建國看到了劉建軍。
麥建國說,當時他就覺得這個人似乎有些不太對勁,這個人並不是去掃墓的,反倒是圍著看墓人住的小屋子四下轉悠,也不曉得他是去幹什麼,隻是瞅著神情有些恍惚,似乎有些迷茫。
長沙公墓的看墓人?
我敢確定,我從來沒聽說過,長沙有哪位高人,隱身在公墓裏不為人知。
人們聽到的一些關於倒鬥、盜墓的傳聞,什麼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發丘將軍、卸嶺將軍,不過是小說家牽強附會的虛構體係,現實中哪有什麼盜墓門派?
盜墓者當中什麼人最多?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最多。
在咱們國家珍藏的幾個文物中,就有好幾個,是被當地農民偶然得到,當成一些不值錢的東西賣掉換錢,流出市麵被人注意到,才得以最終發現的。
最為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骨文。
早在清朝年間,河南省安陽的小屯村周邊,就常有農民在田間挖到一些表麵刻有圖案的龜甲骨片。當時世人不知此物,僅是當做龍骨,賣給藥店為藥材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價值連城的甲骨,就被世人研磨成粉,以為藥用。
一直到清光緒二十五年,也就是公曆1899年,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因患瘧疾,讓仆人到藥店抓藥,他的好友劉鶚在檢查藥包時,發現其中一味名為敗龜甲的藥材上,居然有古代刻字。
至此,甲骨文才真正呈現在世人麵前。
類似這樣的事件,簡直是不勝枚舉,同樣也是在河南安陽,另一個名叫武官村的村子裏。
1939年3月,村民吳希增在野地裏探寶,探杆探到地下13米處時,碰上了堅硬的東西,後幾十名村民參與挖寶,挖出舉世聞名的後母戊青銅大方鼎。
圍繞著這個青銅鼎,村民、古玩商、日軍、國民黨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劇,最後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時,因此物過於笨重,流落在南京機場被解放軍發現,才得以保存在國家博物館內,成為與四羊青銅方尊、蘭亭集序、金縷玉衣等齊名的十大國寶之一。
如此珍貴之物,俱為鄉民所掘,可見一斑。
按照我家祖上的說法,當年的那些能人異士,大多都被始皇帝收攏麾下,多少年風雨過後,後人十不存一,尤其是現在社會,懂秘術的人更是大海撈針,哪裏是那麼好找的。
所以吳胖子的話,多半是假的。
但是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劉建軍到那處公墓裏去,到底是要幹什麼?
我記得很清楚,劉建軍曾說過,他與屍體失竊的交集,都發生在他失去記憶的時間段裏,而最早的那一次失憶,他卻完全不記得自己究竟幹過什麼。
會不會,是和這個有關?
聽到我的疑問,麥建國仔細回憶了一下,沒能提供更多的細節。
他當時是和吳胖子商議怎麼挖四羊方尊去的,滿腦子裏都是那個青銅器,哪裏顧得上一個陌生人的行蹤?要不是實在覺得劉建軍的神情有些異樣,恐怕他都不會多看第二眼。
三個人在車上合計了一番,也沒有什麼結果,於是我們就幹脆,驅車前往公墓,看看在那裏會不會有什麼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