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和圓圓一直致力於將他逗哭,隻是父皇和母後都疼他,我想欺負他都得悄悄進行。可惜,即便如此,隨著小家夥漸漸長大,他也變得越來越淡定,而且還學會不著痕跡地給他上眼藥了,蔫壞蔫壞的,還讓他挨了幾頓訓,真是越來越不可愛了。
我曾經聽到有傳言說,說我這個弟弟有點呆笨,反應很慢,我對此嗤之以鼻,那個胖小子心裏不知道有多精明呢,連他都在他手底下吃過虧,若是這還算笨,那什麼才算聰明?
要我說,那根本不是笨,那是懶。說不定他上輩子就是被懶死的。
即便如此,父皇和母後還是十分寵愛他,根本不拘著他。再看看自己繁重的課業和任務,簡直是太沒天理了。
但我知道,這是我的責任,誰讓我是太子呢?
雖然偶爾抱怨,但我其實是樂在其中的,想要當一個好太子,將來像父皇一樣,做一個好皇帝,既然如此,我當然不能像弟弟妹妹那樣那麼輕鬆。
十七歲那年,我娶了太子妃。
太子妃出身於清流,並非什麼勳貴世家。
太子妃很不錯,畢竟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無論哪一方麵都挑不出錯來,知書達理,端莊大氣,為人也溫柔,又不缺乏禦下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她從來不自作聰明,什麼事都經常詢問母後和他的意見,每天都去母後那裏請安,對母後也十分恭敬孝順。
要說,唯一不好的,就是她實在太規矩了,太有章法了,做什麼事都像是例行公事一樣,時間久了,總覺得有種距離感,親近不起來。就臉上那溫柔的笑容,弧度都不帶變的。
當然,瑕不掩瑜。
總體來說,我對這個太子妃還算滿意。隻是有點遺憾罷了,我終究沒有父皇的運氣。
我原本有心效仿父皇和母後,跟太子妃恩愛一生,隻要太子妃生下子嗣,我也願意守著她一個人,跟她過一輩子。
可惜,她並不是這麼想的。
太子妃懷孕的時候,因為東宮沒有其他的嬪妃,因此,我便收到了太子妃給我安排的侍寢宮女。
我去問太子妃的時候,她還很驚訝,振振有詞地說,為丈夫安排通房,這是身為正妻應該做的,我若是不收下,倒是會讓人說她這個太子妃善妒,心胸狹窄容不下人了。
我聽了這話,頓時有些不悅,難道在她心裏,母後就是那種善妒,而且心胸狹窄的女人?
我第一次對她產生了不滿。
最終,我還是沒有讓太子妃安排的女人侍寢,轉身去了書房。
我是太子,不會為了太子妃的臉麵,就勉強自己去碰自己看不上的女人。
沒想到第二天,太子妃去母後那裏哭訴請罪去了。
雖然我沒有去打聽,我也能想象得到母後那時的臉色。
母後怕是沒有辦法理解太子妃的想法吧。
母後一直告訴我,說女子在這個時代生存不易,讓我對太子妃好一些,我也有心跟她好好過日子,可是,她卻不領情。
因為比起丈夫來,顯然太子妃更看重她那虛無縹緲的名聲。
即便將丈夫推向別的女人,也不願意自己的名聲受一點損傷,更不允許別人說她半句不好。
我現在終於知道,太子妃之前的好名聲是怎麼來的了。
她對名聲的看重,已經到了變態的程度。
她跟母後,完全是兩種人。
怪不得,母後一開始還挺喜歡她,經常拉著她說話,後來對她就淡了。
母後對太子妃好,是以為她會全心全意的待我,但見到太子妃隻看重自己的名聲時,母後對她的好感自然就消散了。
她是一個合格的太子妃,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
既然如此,從今以後,我就如她所願,隻將她當成太子妃來看待,而不是其他,一切都公事公辦。
我去了找父皇和母後,讓他們再替我賜兩個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