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偏安(2 / 2)

想到這秦風就暗自點了點頭,雖然這李易鬆也不是什麼好人,但政治這東西講的就是利益,聯合李易鬆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但秦風卻又不傻……自己隻有站在中間哪一邊也不靠才好漁翁得利,若是明顯表態靠向了哪一方,那就表麵看起來是有利但實則又會再一次被推往台前。

於是秦風就朝李易鬆拱了拱手道:“多謝李大人美言,李大人所言正是秦風所想,隻不過……秦風也有不妥之處,那便若蕭將軍所言,是時秦風本該奏明皇上由皇上定奪,卻一時興起當下就放了,秦風確是有罪!”

秦風這話很明顯就是兩方都不得罪,蕭公敬的臉色也變得好看了些,至少他知道現在秦風還沒有跟李易鬆聯合在一起,否則便是大為不妙了。

“無妨無妨!”曹議金又哪裏會真的治秦風不報之罪,回道:“此事便是奏與朕知道,朕亦會下旨將降兵盡數放了,秦卿此舉深得朕心,便是代朕之勞了!”

曹議金這麼一說,誰還敢有異議,於是此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父皇!”這時曹元寧站出來說道:“昨夜討籟河一戰,回鶻三萬大軍能活著逃回甘州的不過數千人。此役之後,甘州回鶻隻怕再無實力與敦煌為敵了。從今往後,敦煌國便是不向甘州朝貢亦有十餘年的和平,此為皇上之福,亦為敦煌百姓之福。兒臣恭賀父皇!”

“恭賀皇上!”眾臣也跟著齊呼,隻叫得曹議金龍心大悅。

秦風雖是也跟著說了,但心裏卻暗道了一聲不妙……看眾臣的這番表態及曹元寧、曹議金等人的表現,他們似乎隻滿足於打敗回鶻偏安一隅。

他們有這種想法似乎也不足為奇,要知道敦煌國總人口不過百餘萬,兵員還不到十萬,而且其中大多還是混日子的步軍,這樣的條件能夠保住敦煌國十餘年的安寧就算不錯了,還能有什麼更大的野心?!

如果按曆史的發展走向的話,他們這種想法還真是可行的,因為中原打來打去全都顧不上在偏遠地區的敦煌國,直到一百多年後西夏的崛起才使曹氏政權走到了盡頭。

也就是說,曹氏政權還可存在一百多年,那時不僅是曹議金,便是曹元寧等都作古了,哪還會考慮到那麼遠的事。

但問題就是,秦風卻不想這樣就滿意了,他要的是滅了回鶻、六穀部等統一河西……這要是別人知道的話,隻怕又要以為秦風嗜血好殺了,但秦風會有這種想法不過是知道曆史的發展而想保住長城或者更具體的說就是保住中原不受遊牧民族侵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