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離山1(1 / 2)

霧靄渺渺,雲隱歸處;有涼風習習,又有蟀嚶鳴雀。山頂群院之中,正有一人盤膝而坐,此人著白衣麻袍,長發飄飄,卻無發髻,但被微風吹打,並無散亂之象,相反卻顯更加柔順!雙目微閉,麵容懶散,異常平和。此人右手竟已碎去,但卻如同左臂一般,微微垂落膝蓋稍上,浸潤朝露雨霧之中,給人一種溶於自然之感。竟似微微一笑,雙目微微睜開,俯視全身各處,顯出一股滿意之色。此人便為王慶,自從封鎮之地逃出至今已是一月有餘。在這一月之中,王慶為將搬血之境完全踏入,幾乎每天去一趟封煞之地,將其中羅冥之鬼盡數轟殺一遍,時至今日,竟是依舊還差一絲絲才可進入,王慶苦惱無法,索性便從其旁抽出一本泛黃之書,已破爛不成樣子,但竟是異常珍重。書麵雖已掉落而去,但在王慶細心閱讀之下,亦能從其中明白,此為關於裂修煉體之法。但此煉體之法,竟是隻包含煉皮、搬血、鍛骨三境,再往後之事卻是隻字未提。王慶雖是悶悶不已,但其連搬血還未曾全部踏入,又怎能想好高騖遠之事。雖然其靠靈識之力已將此書盡數記下,但卻依然不死心一般將其再次翻看一遍,看是否還有疏漏之處,但顯然沒有對王慶此種情況有過多言述,苦笑搖搖頭,將其置於一邊,索性不再考慮此事。轉而想起《祖篇》之書,此亦為從壯漢藏處所得,王慶已將書中內容盡數記於腦海之中。《祖篇》是關於裂修所煉基礎法門之書,其共有三式一秘法,象勁,罡斬,斷魂對應三境,斬身斷魂,可將裂修之力發揮到極致。而所謂的秘法,便是先前壯漢用以震魂的那‘一念之力’,此一念之力竟是以血肉為引,進行祭獻,將自身執念發揮到極致,一喝一念,將敵方震之一瞬,此一瞬便任你殺戮取奪!王慶長舒一口氣,轉而想起壯漢所燒之書,竟是有一種肉痛之感。原來王慶逃出封鎮之地後,便趕去壯漢之處搜尋,除了發現壯漢所剩丹藥畫符之外,竟還發現兩本破舊典籍,當即抓拿手中,細細看去,正是自己所需之物,頓時欣喜若狂。但看向旁邊火燼,竟有書籍燃燒痕跡,細處發現,竟有一小塊碎紙餘留,竟隱約有“煉氣”二字,原來此壯漢閑暇之時竟是時常以門派典籍取火,看來此兩本書壯漢竟亦是想要燒去,隻是未曾來得及,王慶每每想至此,都有一種噬心之痛。索性便不再想此事,遂拿出一布袋之物,隻見此袋竟隻有手掌般大小,但將書本丹瓶之類放於其中,竟還有餘盡之感。細心觀察,此袋側方竟隱有“乾坤”二字,顯然是一乾坤布袋。此布袋卻是王慶機緣巧合而來。這幾月間王慶不停進入鎮魔封洞,轟殺羅冥骨鬼,索性便是將原先黑槍上方之洞走了一遍,此洞中竟藏有有大批羅冥鬼物,王慶殺的興起,而且其中風洞亦是多不勝數,竟是忽略了此洞不是向上而是正在朝向下方而去,等到王慶意識到時,竟是已經走了十分遙遠,不識回去之路,但王慶卻是不甚在意,此山中對其威脅之物,已是少之甚少。索性便是逢山開山,遇洞打洞,並無氣餒之感,卻是滿麵興奮異常,就這樣七拐八拐之間,竟是到達一幽穀之地。在此幽穀之中,王慶竟是發現兩具遺體橫躺,雖俱已腐爛,但通過其服飾,王慶已有猜測,但亦是不顧慮其他,索性便將其俱搜尋一遍,卻隻是搜尋到一隻小布袋。王慶失望之色溢於言表,欲要丟去,但轉念一想,壯漢師兄所藏之物,又豈能是凡物,索性便是將神識覆蓋上麵,雖亦有靈識相擋,但轉瞬便被滅殺,發現其內竟是有四五方大空間,放置了丹藥丹材書籍等物,王慶登時大喜,未曾想竟還有如此收獲。王慶清點發現,青白玉瓶中除了放置辟穀丹以外,竟還放置了五顆完整鍾乳石秀丹,王慶驚喜異常,雖然劣質丹藥已並無多大之用,但完整丹藥,對自身卻是急缺之物;輕輕將其放於胸懷之中,轉而卻是看向丹材,千年石乳,妙靈草,開塵草,靈秀草,,,竟俱已是藥園之中所種;輕輕點頭,拿起書籍仔細看讀,發現竟是關於丹藥以及煉符之書,其內除了記載壯漢所說四種丹藥之外,竟還有十餘種之多。而金剛石補單,並不是壯漢所說的隻有療傷之用,而是可為鍛骨以下奠基。而破雲丹卻是專為裂修破障而煉,其可讓突破搬血時機會憑空增加兩成,而且突破鍛骨之時,機會亦可增加一成!而符書中記載卻是屯魂符引以及一種起爆符,囤魂符引便是可將魂魄之物封於其中作為儲蓄,以備不時之需;而起爆符卻是可以作為保命手段,雖然手段低下,但修道之人又怎以詭詐論。王慶大喜,屯魂符引正可作為承載幽魂之物,為自身煉魂做準備,而起爆符關鍵時刻可保自身一命!雲隱山頂之上,霧氣隨風而蕩,隻見在一處破敗庭院之中,竟是有一白衣之人,盤膝而坐,聚精會神般看向一本古樸書籍,半響卻是將書置於一邊,將食指之處咬破,在一張樹皮之上寫寫畫畫起來,,,此人便為王慶,其已在此,練習畫符三日之久,由於不停以自身血引,煉之,自身亦是顯出一股疲累之色,但卻毫無放棄之感,半響仿佛終於畫完,仰天一歎,卻是直接倒頭便睡。白雲悠悠,竟是偶有黑氣隱沒,王慶被露珠打醒,竟有一股暴躁之意,若有所感,注視雲中霧裏,精明一閃,卻是有一股憂色顯於麵容之上。“看來王某不宜在此地再多做逗留”隨即便是看向乾坤袋中樹皮書紙之物,堅定之意一閃而過,邁步向封鎮洞中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