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內亂將起(一)(1 / 2)

共和二十六年的春天珊珊來遲,立春已經七日,仍是滿天風雪。禮部司司長林一木走出天牢大門,看著地上又漸漸堆起來的積雪,暗暗歎了口氣。

就在剛才,他還很是躊躇滿誌,但現在卻有點沮喪。因為四年前代理國務卿發起了對大統製的不信任案,林一木也在不信任案上署名,此後就一直被大統製架空。林一木也知道自己的地方已是岌岌可危,所以這幾年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從來不敢有什麼觸犯大統製之舉,連話都不敢多說,禮部的事更是全部交給了侍郎程敬唐接手。這種日子簡直要讓他窒息,直到十幾天前這件事。

十幾天前的冬至日,大統製帶人赴西山閑行。可誰也想不到,神明一般,不,就是神明的大統製居然會在此行中遇刺。當得知大統製的死訊,林一木都來不及高興,隻有愕然,甚至還有點驚恐,因為他生怕這是個假消息。可是當消息得到了確認,他和共和國十來個高官看到了大統製的屍身,林一木終於長長舒了口氣。

仿佛頭頂一直懸著一塊搖搖欲墜的巨石,隨時都有可能被壓得粉身碎骨,突然間雲開日現,林一木反而有點不太適應了。然而最初的不適過去,他馬上想到了將來。

兵、刑、吏、禮、工五部司,其中兵部司司長是大統製兼任,其餘四部司司長可謂是共和國權力最高的四人了。這四人中,吏部司司長費英海是剛提上來的,資曆最淺,不必多慮,另外三人都是當年共和軍初期到現在的老人了。雖說自己一直被架空,但職位到底還在,當大統製去世後,能夠填補這個權力的空缺的人選中也包括自己在內。工部司司長馮德清性情恬淡,一直不與人爭,隻有刑部司司長龍道誠,因為一直主管刑部,性情也有點咄咄逼人,最大的對手就是此人了。

龍道誠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刑部掌握著霧雲城的衛戍部隊。手中有實力的人,自然更容易獲得權力。隻是林一木卻仍然不甘心,因為他一直有個念頭。

總有一天,我也要成為大統製。

這個念頭,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時他年紀還輕,卻已經成為五羊城遠人司主簿,是城主何從景的重臣。那時他已經給自己規劃好了一條長遠之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林一木的藍圖中,將來的共和國大統製非己莫屬,即使意外地成為帝國,那麼太師的權柄也是穩穩的。隻是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耳光,雖然成為了共和國的最高層,可前麵卻一直橫亙著座座高山,不說別的,有若神明化身的大統製,似乎要活到天荒地老去。也正因為如此,林一木才鋌而走險,在當初顧清隨提出的不信任案上署名。

那一次弄巧成拙,根本沒能撼動大統治,林一木也明白自己已經走投無路了。隻是人算不如天算,神明一樣的大統製居然也這麼快就消失了,林一木心底的欲望又死灰複燃。他明白,作為大統製的對立麵,想要靠繼承大統製的遺誌掌握權力,那是根本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共和國上下,雖然都對大統製敬畏無比,可他也知道不滿大統製的同樣大有人在。如果自己能夠充當否定大統製的舉旗人,事亦有可為。

這是最後一搏。林一木在冬至日當天不得知了大統製的死訊,他馬上就展開了行動。當初在不信任案上署名的官員雖然大多或撤或貶,可到底還在職位上,這些天他每天都在聯絡這些人,商量著該如何行動。最終,達成的共識就是將大統製的前任文書伍繼周抬出來。

伍繼周一直是大統製的文書,就在大統製死於非命的前幾天,他突然被加以圖謀叛逆之罪關入天牢。知道大統製底細的,舍伍繼周以外無他,隻要把他拉過來,肯定極有說服力。林一木想到這一點,馬上就去天牢探望伍繼周。然而當他說出來大統製的死訊後,伍繼周卻痛哭失聲,說道:“大統製英明偉大,縱然偶有失察,總會水落石出,隻是現在永無此日了。”等林一木說了自己的來意,伍繼周卻一口回絕,說他從未見過大統製有私心雜念,大統製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而且私德極好,貪墨枉法之事,向來與大統製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