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兄,我有點擔心,這事難道大統製毫無察覺麼?”
大統製在共和國民眾心目中,是有如神明般的存在,在軍中號召力也非同一般。雖說起事十拿九穩,但一旦起事,大統製發文斥責萬裏雲叛亂,隻怕下層軍官中會引起嘩變。徐鴻漸最擔心的也正是這點,因此在增援時有意提拔自己的親信。可是中下級軍官是軍隊的基礎,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到底無法盡數替換。萬裏雲道:“鴻漸兄,你也多慮了。大統製威望雖高,到底是人不是神。別忘了,申士圖現在搞到這等聲勢,南方也並沒有和先前所想的那樣群起反對,反而大多追隨他了。”
因為大統製威望太高了,以前根本沒人想到會有人反對大統製,包括萬裏雲和徐鴻漸在內。可是南造共和舉旗已經快到兩年了,南方的統製反而越來越穩固,沒有出現大統製發下斥令,諸方民眾響應的局麵,這也是萬裏雲生出此心的契機。徐鴻漸道:“申士圖在廣陽省到底經營已久,盤根錯節,萬裏將軍你以前雖也曾在昌都呆過,根基畢竟不如他穩。”
如果是旁人說這話,萬裏雲可能會大發雷霆,但徐鴻漸與他關係非比尋常,他也明白義弟是全心全意為自己考慮。他想了想道:“這確實不可不防。不過,你走後的這些日子裏,我暗中也派人細察民意,現在民心並不是對大統製俯首帖耳。先前那報國宣講團來時,有人向那申公北扔鞋,軍中倒有大半說那軍官扔得好。”
報國宣講團奉大統製之命在各處巡講,也來過昌都軍一次。當時因為申公北在台上說得太離譜,說什麼鄭司楚早先在昌都軍仗著自己是國務卿公子,強奸民間女子。鄭司楚在昌都軍呆過不短的時間,與軍中不少軍官也熟識。他英姿勃發,人也謙和溫文,軍官們對他印象不壞,特別他一入軍中,就曾因為畢煒要斬殺一個犯了軍紀的士兵與畢煒發生過衝突,那些下級軍官與士兵對他更有好感,所以申公北在胡扯的時候有個脾氣很暴的軍官怒起來向他扔了個鞋。這事可大可小,報國宣講團是奉大統製之命來的,那軍官這樣做,就算被斬殺也說得過去,可是萬裏雲把這事壓下了,隻讓那軍官向申公北賠了個禮了事。因為這件事,萬裏雲越發覺得,大統製的威望其實並不如當初所想的那麼高,特別是兩次遠征西原失敗,再造共和起事時指責他剛愎自用,不顧民生,讓士兵白白在異域喪生,更讓不少士卒有同感。遠征西原,正是昌都軍損失最大,連畢煒也因此戰死,隻怕甘隆、廖武、尹世通和嶽良這些畢煒舊將若在世,首先會對大統製不滿,因此萬裏雲並不是很擔心。
徐鴻漸想了想,又道:“隻是四月一日,狄部真能配合我們麼?”
萬裏雲笑道:“你是擔心狄部會趁亂對我們下手吧?這一點也可以放心。狄部實力並不怎麼強,充其量不過兩千騎兵,他想吃掉昌都軍,絕無可能。鮑將軍,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此番乃是狄複組來與萬裏雲聯係,約定了萬裏雲若起事,狄部一定大力配合,條件是將來萬裏雲成為狄部在漠北發展的屏障,雙方互不幹涉。徐鴻漸不太相信狄部,可是萬裏雲這樣說,他心想也是。狄複組現在聲響雖大,卻難有起色。大統製對狄複組一直痛下殺手,毫不留情,狄人又不是當年五王並立那時多事遊牧了,幾乎有一半內遷,昌都軍中就有不少狄人軍官,狄部就算想趁萬裏雲自立的機會反客為主,諒是翻不出浪來。到了下月一日,狄部會發動一次佯攻,屆時萬裏雲把可能有變的部隊調出城去,然後城中舉起自立,宣令外麵駐軍聽令。那支軍隊的帶隊軍官正是鮑霆,鮑霆這人性情凶悍,馭下極嚴,士卒對他頗有畏懼之心,到時就算中下級軍官有異動,有他彈壓,必不能成事。鮑霆聽得萬裏雲點到自己,站起來道:“謹遵萬裏將軍號令。”
萬裏雲道:“好,就等四月一日。到時,諸位都是開國功臣,好自為之!”他現在隻是自立,但麾師征戰,平定天下這個前景似乎已經看得到了,嘴裏說的也已經是“開國功臣”四字。徐鴻漸和淩國器、鮑霆三人都覺熱血沸騰,呼地一下齊齊站立,低聲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