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各出奇謀(一)(2 / 2)

傅雁書此來正是為了這事。一聽鄧滄瀾說到正事,精神一振,低聲道:“回鄧帥,試驗十分成功,工部的巧匠真是了不起!”他頓了頓,又道:“隻是,這武器實在太危險,有兩次還沒飛出去就炸開了。”

鄧滄瀾已經見過工部發下的這件秘密武器的威力,他笑了笑道:“自然,工部聚集了天下名匠,自然不是浪得虛名。這麼大威力,危險那是難免的,所以彈藥庫要放在後邊,嚴防火燭。”他見傅雁書似乎還有什麼話要說,又問道:“怎麼,有什麼不妥麼?”

傅雁書頓了頓,才道:“威力倒是沒問題,隻是依末將之見,這武器若能在船上施放,威力能夠更大。”

鄧滄瀾點了點頭:“正是。我也向工部提出過這建議,他們正在加緊研製。不過眼下還有不少困難,船隻要改裝會很麻煩。”

傅雁書暗暗歎了口氣。試驗過新武器後,他為之咋舌,便馬上覺得有點美中不足。新武器的威力確實厲害,可是瞄準困難,因此隻能在岸上施放。如此一來,守是守得鐵桶相仿,可攻擊卻還用不上。鄧滄瀾見他有點失望,又笑道:“雁書,人力有時而窮,你也別太貪心不足了。有了這武器,此戰把握就更增一籌。”

傅雁書道:“是。可是,南軍真的會中計麼?”

鄧滄瀾笑了起來:“他們派了細作過來,盜去了布防圖,為的就是此戰。本來我還怕他們不上當,不過,今天年景順派了密使過來投誠,必然已經中計了。”

傅雁書怔了怔:“年景順?”

年景順是五羊城七天將之首,昔年鄧滄瀾換防五羊城時,年景順以下的七天將向鄧滄瀾執弟子禮甚恭。鄭昭一家剛到五羊城時,南北尚未分裂,當時大統製遣去的刺客也正是得到了年景順的協助,才順利發動了襲擊。不過襲擊失敗後年景順並未遭到清洗,可見他並沒有受到猜疑,現在卻來投誠,傅雁書道:“此人投誠,可信麼?”

“投誠自然是假,這隻是投石問路之計。”

鄧滄瀾的手指在案上叩了一下,心裏卻有點不悅。對五羊城那七個少年將領,他觀感甚佳,當時駐防五羊時,七天將前來求教,他亦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恨不得傾囊相授。隻是世事變遷,這七個少年將領都成為了自己的勁敵。

傅雁書腦子轉得極快,已然明白過來,說道:“不錯,他們是想借詐降來攻擊。”

如果不是為了發起攻擊,這種詐降計自然也隻是無的放矢。鄧滄瀾道:“不錯。年景順不是易與之輩,他自然知道我不會信他,他要看的隻是我的反應。他們已拿到了我軍布防圖,知道我們下一步要向天水發動主攻,就想趁虛北上,攻敵之必救。這條解圍之計甚妙,東陽城現在城防空虛,到時我軍若是回防,則疲於奔命,就算東陽城守住了,天水省之危也就解了,哈哈。”

鄧滄瀾的這條計策,傅雁書也已知道。當時鄧滄瀾提出來時,傅雁書心中不免忐忑,覺得此計未必太過行險,萬一東陽城真被奪下,那麼北軍勢必要變得極為被動。他猶豫了一下又道:“鄧帥,可萬一東陽真被奪下了,又該如何?”

鄧滄瀾皺了下眉:“你擔心我敵不過他們的猛攻麼?”

傅雁書沒敢再說。師尊的能力,他自是比誰都更為清楚。可是鄧滄瀾得享水戰天下第一之名已久,以往人們總認為他是不可戰勝的,五羊城外仍是遭到了紮紮實實的一場大敗。師尊能夠敗而不餒,當然是一件好事,可是過份的自信卻也會遭致更大的敗北。他道:“鄧帥,軍情萬變,不能不預料到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