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兵不厭詐(一)(2 / 2)

胡繼棠臉上也仍然帶著點笑意,道:“兩位將軍高明,在下亦是此意。若是搶在秋糧收割之前出師,叛軍絕了此念,便一意迎敵。他們在西原經營已近四年,定然有不少餘糧儲備,因此這一年糧草失收不足以讓他們麵臨絕糧之苦。但明明已可收割,卻要迎戰我軍,他們便無從麵麵俱到了。而他們未及收割之糧又可為我軍所用,因此實是一舉二得。”

畢煒這時也算明白過來了,點了點頭道:“果然是好計。”將城池團團圍住,待城中糧盡而降,那也是常用的戰法,但勞師遠征卻不能如此,唯有速戰速決。事實上前年他出發亦是此時,不過想要讓五德營絕糧,恐怕遠道而來的共和軍先要糧草斷絕,何況那一次連楚都城都沒見到遠征軍便已潰敗,所以他也根本沒打算用圍城的戰術。先前想的是趁楚都城收取秋糧前兵臨城下,但胡繼棠考慮得顯然要更遠一些,因此在秋收前出兵,需要動用的是往年存糧,而上次一敗,離楚都城相對最近的西靖城輜重喪失殆盡,糧秣問題對共和軍來說更為迫切,所以胡繼棠最統采取的這個策略應該是最為穩妥,也最為合適的。

方若水想了想,又道:“西原一帶的那兩個可汗已聯係過了麼?”

胡繼棠道:“去思然可汗處的使者已然回返,說思然可汗已將金印接下。去定義可汗處的使者雖未回來,但羽書已至,也應沒有意外。”

西原的定義可汗與思然可汗這兩支勢力不可等閑視之。上一回畢煒帶了冊封的金印前去,結果金印尚未送到,便先行潰敗,兩顆金印都丟了,因此這一回胡繼棠謀定而動,先讓使者出發。方若水舒了口氣道:“那就好。他們隻消按兵不動,便是我軍的臂助。”方若水身經百戰,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五德營在西原已經立足三年多了,這三年裏定義可汗與思然可汗沒有動他們,說明五德營定與這兩位可汗有過約定。方若水最擔心的便是五德營說動了這兩個可汗,萬一他們三方合力,共和軍再想動五德營便難了。聽胡繼棠說定義可汗與思然可汗都已接受冊封,至少就不會在共和軍出兵時背後下刀,這後顧之憂便可解決。

胡繼棠卻搖了搖頭道:“這些蠻夷之輩無信無義,萬萬不可相信,因此不能掉以輕心。好在定義可汗的位置在西南,距離尚遠,不足為慮,倒是思然可汗的部族,等我軍攻到了叛軍所在,他便在我軍後方了,萬一這時他捅上一刀,那我們便要腹背受敵。”

方若水又是一怔,道:“胡將軍,你聽到什麼風聲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