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說的哪裏話,我李老二沒爹沒媽,光棍一條,哪有那多心好操,還好大人不嫌棄我出身,能夠給我賞些差事來做,我自然是鞍前馬後地效力”,李老二邊和鐵鉉說著話邊拿起火上的酒壺又給鐵鉉添上一些。
“等著咱們這戰爭結束了,我親自為你做媒娶上一房媳婦,你以後也算是有了家室,再置辦些產業,你也就齊人之福了”,鐵鉉喜歡喝李老二說話,總是能夠讓自己分外輕鬆起來。
“大人,小的鬥膽問一句,您的夫人在哪兒,咱可是從來都沒見過”,李老二笑嗬嗬地湊到鐵鉉身邊,死皮賴臉地問道。
“你小子,打起本大人的主意了”,鐵鉉笑著去拍李老二的肩膀:“朝廷命官的家事也是你能打聽的”。
“您剛才不是說了麼,您是我們的父母官,這父母官、父母官,像父母一樣的官,咱關心自己的父母,那有啥不好打聽的”。李老二可不管鐵鉉這些,他自己自己的一番道理,卻也把鐵鉉逗得哈哈大笑。
“好好好,讓你把我給難住了”,鐵鉉對著酒碗小抿一口便放了下來,拍一拍手繼續和李老二聊著天:“我的老母、夫人和我的兒女家人們都在應天,前幾日我已經派人去給他們送信了,讓他們一起趕赴濟南,你到時候就能見著了,你便自己去看”。
李老二聽鐵鉉這麼說卻是一驚,趕緊說道:“鐵大人,這濟南城裏邊打仗,您怎麼就把老夫人給接來,這、這不是找麻煩呢麼,這應天城裏邊畢竟安全些,您這麼做……”
還不等李老二把話說完,鐵鉉便打斷道:“我是朝廷、是皇上的臣子,就應該為朝廷守土,為皇上分憂。況且,咱們濟南城裏邊的百姓可都是身家性命都在這,就像我說的,我是你們的父母官,我卻又怎麼能把我自己的家室安置在應天讓他們躲過這戰爭,躲過這災難”。“可是大人”,李老二正欲待說些什麼卻被鐵鉉打斷。之間鐵鉉站起身來,拍一拍自己衣袍上的塵土,向著他們安營的地方的最南邊走去。李老二知道鐵鉉這是要去南邊那個土台子上看盛泰他們有沒有到,便趕緊在鐵鉉身後端著酒跟了。
鐵鉉一路向前走,卻也引得身邊的百姓紛紛駐足,他們都從心裏邊敬愛自己眼前的這位鐵大人,他們也都知道他們的父母官這是要幹什麼去,因此上也都自發地跟在鐵鉉的身後朝著那個土台子走去。
等眾人在土台子上邊站定了,鐵鉉忽然回頭,看著自己身後的這一眾衣衫襤褸、被凍得瑟瑟發抖的百姓心中不免生起一陣唏噓,“鄉親們,你們都往火堆便湊一湊,好暖和一些,不必跟著我的”。
“大人為了我們的安危,我們又怎能棄大人而去”,百姓中的一位老者穿著老舊的儒服從眾人中走了出來說道。鐵鉉知道他是濟南城裏的王秀才,雖然沒有考取進士,卻是很有學問,在這濟南城裏邊辦了個學館,很有威望。鐵鉉看著這位老生,又瞧一瞧站在寒風中的百姓,正想說話的時候卻被人群中發出的呼喊打斷。
所有的百姓主事著眼前這位隻關乎江山社稷、百姓良苦的父母官,應和著王老先生的話,“我們誓死跟隨大人”。雖然百姓們喊的兵部整齊,但這足以讓鐵鉉在胸中生氣一陣悲憫,這些百姓拋家舍業跟隨自己,自己卻又有什麼理由能夠棄他們而去。
“鄉親們,我知道我不從這兒回去,你們就也不回去,可是這兒冷”,鐵鉉站在最高處朝著所有人拱手抱拳說道:“那咱們就一起去坐到火邊,一起暖暖活活地等著咱們樂安的兵馬,樂安的糧食”。鐵鉉說完便從土台子上下來,超前走去。眾位百姓紛紛側身為鐵鉉讓開一條道來,等到鐵鉉走過卻又紛紛圍了上去,跟在鐵鉉身後亦步亦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