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培養美2(1 / 2)

日本開車的女人形象,多是類似演“黑道的妻子”的高島禮子這種大姐型的女人,事實上現在因為車價低廉,加上單身女貴族也增加,因此上下班或是節假日開車的女人已經增加許多。有的女人是因為相當特殊的目的買車,就像許多年輕的媽媽就會為了接送上名門幼稚園的兒女而買外國轎車,以跟別的女人較勁。此外,有的女人因為對自己情人的行動起疑心,便買車跟蹤,隻是這樣不知要算運氣好還是壞,雖然這能一舉識破對方的謊言,自己卻也可能因這種跟蹤的行徑陷於自我厭惡。不過,因為這種由焦慮讓女人買了車而不得不麵對情人現實的真麵目,下定分手的決心,也不算是全無正麵的影響。總之女人買車、開車,都會讓人覺得是很有Power的。

當然,也有女人因為過度依賴男人,一直坐在助手席上,從來沒有自己主張過要去哪裏,或是用自己的手去搬運什麼。沒有男人什麼也做不成,雖然她想和男人分手,但是又覺得沒有那男人的世界將會十分恐怖,因此陷於孤獨與虛無,為了拯救自己,便去買車。雖然在日本,有車沒車的方便並不是相差那麼多,但是她覺得有車之後能讓女人有獨立、出發的原動力。當她自己開車去做了一些小旅行,會覺得自己的視野完全不同,車讓自己跨出了人生的一大步。因為女人買車、以車代步還不是如此普遍,所以車子對女人而言,還是有“護身之神”的感覺,買的時候需要一點力量,但是買了之後,也會感受到車子給自己帶來的力量。所以車子可以算是女人的翅膀,能讓女人閃閃發光地感覺到自己有無限的可能性!

以前,日本男人都認為女人是天底下最不安的人,認為女人很現實,從來不會在內心留下抽象的印象,隻要沒抓到什麼具體的東西就會很不安,所以女人不論到哪裏都會大包小包的買。總之女人是定居民族,男人是遊牧民族,男人相當瞧不起女人,而且還會誇耀自己的神勇與抽象能力。但是,現在這樣自認有觀念及行動美學的男人已經開始陷於不安,發生了種種問題。日本男人覺得日本的女人聲音很大,這已經成了威脅男人的存在,男人缺乏餘裕,對女人無法發動情色,甚至不知不覺便開始依賴起女人,向女人撒起嬌來。這樣的情形令女人有點適應不好,也因此對於這樣動不動便要稱自己為“大姐”的男人無法來電。

日本最近幾年發生的社會問題,如少年犯罪、閉門不出、盯梢狂、中老年自殺等,雖然都沒有特別標明當事人性別,但是主角不言自明都是男人。男人變得十分脆弱、十分危險,當然也不再裝模作樣,讓女人感到有情調、魅力又想獻身的男人,不斷在減少。真奈美說:“在滿場毛豆橫飛的髒亂酒屋裏想馬上把女人帶去賓館的男人正在增加,男人實在是越來越沒行情了!”時代對男人的要求越來越多,但是男人的特權、優勢卻不斷在減少,與女人的地位越來越對等;男人真命苦不再是奢侈的炫耀,而是已經成為事實了。身為男人,本身便有相當的不安,所以現在的日本男人不會輕易再嘲笑女人是不安的動物了。

除了未成年殺人犯大都是男人外,單身貴族也大都是男人;為了禿頭而自卑的也是男人。男人因為吃不開而無法結婚者大量繁殖,因為精子數減少而使得日本無性愛情侶、夫婦增加;戀母情結的不成熟男人則在婚姻生活中讓女人為之幻滅。日本社會中傳說有三百萬以上不肯安分工作的“自由打工人”,大部分都是男人;還有日本每年自殺的三萬人之中,也大都是中老年男人。我的朋友齋藤說:“或許這是男人最糟的時代,今後應該會開始好轉。因為男人已經被認定為脆弱的動物,反而不需要再虛張聲勢了。”

事實上,女人對男人的要求的確是越來越多,讓男人喘不過氣來。雖然說女人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追求三高,對於學曆、收入也不是那麼在乎,但是內心還是對沒有工作能力,不能讓人產生依賴感、必要時無法當陣一戰的男人沒有太多好感。除此之外,女人又覺得男人的溫柔一、理解也很重要,所以男人其實也很難為。從男人的眼光來看,雖然社會提供給男人較多的資源,女人現在也逐漸出人頭地,但是基本來說日本社會還是以男人為主的戰場,男人即使再脆弱,也得去打仗、狩獵。不僅是女人,男人也遭到現代社會的性別架構所束縛、壓抑,被強迫穿上非常緊身、不舒服的披甲,所以現在不僅是女人想要追求自由開放,男人又何嚐不想?

日本男人從小就被教育“要像個男人”,要有男人味;而女人雖然希望男人貼心,但仍要求男人要有這些傳統的男人特質。男人不能哭的要求,現在已經讓男人覺得不安,因為這個時代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尤其因此現實的是,今後男人要靠一份薪水養活一家人已經不可能,男人也很想擺脫這樣的責任。男人的工作越來越繁重,男人其實也很想哭,現在日劇中男人哭泣的鏡頭就大為增加。男人的淚腺如果發達得和女人差不多時,男人知道自己隨時想哭都可以哭,也不會再有不安的情緒了。隻不過日本男人現在仍然喜歡說:“男人無法抵抗女人的眼淚”,哭也還是女人的特權,這充分說明了男女情色關係的構成體係。女人還是不喜歡被稱為“大姐”,所以即使男人敢於哭泣以及解放自己,也要麵對男女情色關係是否因此解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