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國王和馬童(1 / 1)

◎文/潘銘桑

隻要你曾經盡可能地貢獻出采,就已經值得感激了。

有一次,英王喬治三世巡幸溫莎宮,一個小廝引起了他的注意,於是他問小廝在宮內做什麼事情。“我在馬槽幫忙,”孩子答,“但他們隻給我食物和衣服。”國王說:“滿足吧!我得到的不比你多。”

這位九五之尊的金口玉言,有點莊子齊物論的意味,似乎很有哲理。他的意思是:不管富貴貧賤、卿相走卒,營役操勞的結果,都隻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身上再多也隻是一套衣服。

究其實,喬治三世隻是因為不願加薪給馬童而說出故作曠達的風涼話。馬童吃的粗麥麵包又怎能跟溫莎宮的禦膳相比擬呢?馬童穿的麻布粗衣又怎樣和國王的華麗袍服相提並論呢?真要仿擬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名句,把這些涼薄的態度好好批判一下:“一糲筵為虛誕,齊王童為妄作!”

想深一層,又覺得國王與馬童做的其實是類似的工作,他們對國家的貢獻的確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