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放棄的理由(1 / 1)

◎文/佚名

如果失去了寧靜,而隻剩下一座諾貝爾獎杯,請原諒,我隻能選擇放棄。

萬眾矚目的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終於揭曉,評委們將這一至高無上的榮譽給了奧地利女作家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

耶利內克是自1966年內利·紮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第一位憑借德語寫作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獎委員會公布她獲獎的理由是“耶利內克利用她創作的小說和戲劇中所具有的非常鮮明語言表現力,以一種富於音樂節奏感的韻律描述了社會現實中的荒謬現象及向其屈服的力量”。

就在人們期待著耶利內克領獎時會說些什麼美妙的話語時,耶利內克卻於當天,在維也納召開記者發布會,正式宣布:“我不會去斯德哥爾摩接受該項大獎。因為獲得諾貝爾獎會使自己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名人,這是我不想追求的後果。”

世人震驚,紛紛猜測;是什麼讓耶利內克放棄這一至高榮譽?是什麼比諾貝爾獎還重要?

耶利內克解釋道:“我在得知自己獲獎之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告訴自己‘你終於獲得這一獎項,這太棒了’,但我轉念一想‘這有可能會給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至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原本擁有的生活會被打亂。而我並不想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

我知道,因為有了寧靜,我才得以垂心文學創作;因為有了寧靜,我才得以思緒輕盈飛翔;因為有了寧靜,我才得以獎冠近身鮮花入懷……如果失去了寧靜,而隻剩下一座諾貝爾獎杯,請原諒,我隻能選擇放棄,因為,我不能丟失自己。

沒有人不喜歡榮譽、掌聲和鮮花,因為那是價值的體現。但當這一切的代價是失去寧靜的時候,耶利內克選擇了放棄。當心靈可以寧靜到喧囂之外,當精神可以淡泊在名利之外,也許,會喪失很多人豔羨的花香,但絕不會丟失掉心靈深處月色的輕柔,不會丟失掉祥和燦爛的笑容。

人生,關鍵的不是得到什麼,而是不要丟失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