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短信投票給我的朋友,今天還有一次更新!
※※※
殺大哥您好,我是起點的一名讀者,也是某報社的一名編輯.看您的作品有半年多了,可這周我才真正仔細研究起您的博客來.一直以來都認為博客是某些名人的營銷手段,可細細讀完您的這麼多篇日誌才知道,您的博客與其他名人完全兩種概念.
漂亮的圖片給我視覺享受,動聽的音樂給我聽覺享受,再加上您那字字充滿深情的文字,處處體現著您為人處事道德標準的內涵,都讓我沉迷於其中不能自拔.最關鍵的是您豐富的人生閱曆與經驗給了小妹許多啟示,這點讓小妹很是佩服,謝謝您.
初看“殺伐”這兩個字是從您的處女作《我總是心太軟》,起初認為這是一部****小說,讀完才知,這部作品中的內涵竟是如此的深刻.
小說中三名女子各有各的特色,玲兒處於上層社會,為了追尋愛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她堅強!獨立!但是,再堅強的女人最後也會被真摯的愛所吸引、所感動.
萍兒可以說是上海許多中層白領的代表人物,美麗的外表,小資的情調,大學畢業之後戀愛的失敗使她不相信任何愛情,於是她上網追尋不現實的愛,仿佛隻有這種愛才能讓她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可是您卻巧妙地讓這份不現實的愛走入了現實生活,這也給她出了個難題,她還會相信愛嗎?她還會為愛付出嗎?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您會將第一卷改成問情卷的原因吧?
蓉兒這樣的女子就太多了,社會底層,上海許多家庭就有這樣的影子:貪婪,傍大款,不惜出賣自己的肉體,可您卻又一次埋下了伏筆,原來蓉兒是被逼無奈,是為了救丈夫的命才甘願走向墮落的,這又讓讀者在鄙視她這種行為的同時增添了更多的同情心.
英凡這位男主人公表麵上看來左擁右抱,樂不思蜀,可誰又了解他真實的內心呢?外企高級職員,無不良嗜好,隻愛上網玩遊戲,但他為了愛情卻能拋下一切,許多讀者評論他不專一,我卻不這麼認為.注意到殺大哥設計情節時先讓英凡拒絕了萍兒,專著地與玲兒繼續著這場痛苦的愛,直到玲兒離開上海之後才被萍兒感動,才與萍兒發展起這段孽緣,最後,玲兒與萍兒的會麵是這個故事的高潮部分,當今社會,試想有誰能接受自己的丈夫同時愛著別的女人呢?
您的處女作是一部警世作,情感的描寫和心理的刻畫實在太細膩了,盡管有著一些****描寫,但我認為這都很自然,也就是說情到濃時,一切皆因為有愛,如果英凡是一頭色狼,玲兒和萍兒都不會愛上他吧.我認為,玲兒之所以愛上英凡是因為英凡拯救她的決心,這份感動足以讓任何一名女子動心;而萍兒愛上英凡是因為英凡為了與玲兒之間的愛而拒絕了她許多次,說實話,這麼專一的好男人最值得女孩兒們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