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凝若的印象裏,這位靜慈師太就是這樣一個不溫不火、安之若素的人。
桌上隻有她們二人,靜慈師太安靜地吃著飯,時不時給她夾一筷子茭白,眉目清淺,眸色宛如一潭一眼便可望見底的水塘。
“師太怎麼知道我喜歡吃茭白?”玉凝若驚訝地問道。
靜慈師太微微一笑,淡道:“你還小的時候,玉老太爺便帶你來過這裏,後來也時常跟著玉夫人來。雖說你不起眼,但畢竟同桌用飯,看看你們都愛吃什麼,也是貧道該做的。”
“師太慧眼,若兒慚愧。”
“吃飯吧。”
吃完這頓晚飯,靜慈師太也沒有急著離開,兩人在外間置了一張小茶幾,靜慈師太親自煮茶,茶香四溢間,窗外的月已經升起來了。
月並不圓,此行從嵊州道回來,用去了十多天,正是月末,一彎殘月在雲後時隱時現,倒也顯得俏皮無比。
這半個月的靜思,此刻看來,倒也顯得別有趣味。
“嚐嚐這茶,是這山上地地道道的茶葉,雖無什麼名氣,不過到底是自家產的,味道也新鮮。”靜慈師太執著第二遍煮沸的茶湯,手腕一壓一抬,青綠色的茶水便從壺嘴淌出,注入了茶杯中。
茶杯也是竹筒做成的,在茶香中,也就多了一抹竹香。
玉凝若執起茶杯,輕輕嗅了一遍,讚道:“真是香。師太,父親罰我來此,是來閉門靜思的,怎麼現在倒顯得是來享受生活的。”
“靜思,隨時都可以,何必急在一時。”靜慈師太眉目溫柔,望著手中的茶葉,“正如這喝茶,難道不是一種靜思麼?”
玉凝若嚐了一口茶水,問道:“今日淩霜公主來此,是為何事?”
“來替她皇兄求個安寧。”靜慈師太說道。
玉凝若微微一怔,墨蒼栩才回朝不到一天,怎麼,就已經鬧得滿朝皆知了麼?難道他已經要對二皇子一派動手了?
也不對……
她仔細一想,就知道大概也沒到這個地步。
隻是墨蒼栩回朝,勢必要見皇帝陛下,稟明事情。
而後宮之中耳目繁雜,也許這消息還沒有傳到外臣耳中,卻已經在諸位娘娘耳朵裏了。
那位路貴妃,也不是平常人啊。
可是,墨淩霜來此,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呢?
而她被玉衡雲驅遣至此,又是有心還是無心呢?
靜慈師太又給她倒了杯茶,淡道:“小施主既然是來思過的,就不要枉費心神了。世間之事,天道輪回,自有其道理和規律所在。”
玉凝若回神,才知道自己竟然又一次想事情想得忘了地點,忙道:“多謝師太指點。哦對了,師太,明日我需要做什麼呢?”
“你就來經堂與貧道一起抄經吧。”靜慈師太說道。
“是。”
是夜,玉凝若在五林庵的小小廂房中,難得睡了一個好覺。
次日,她吩咐溫慧和屏幽留在廂房中收拾灑掃,帶著離落一塊兒去了經堂。
屏幽望著兩人的背影,有些失落地說道:“小姐現在還是這樣,無論去哪兒,總要帶著離落姐姐。小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