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水榭,鍾鳴鼎食。
這已是袁術對孫策的再一次慶功宴了,而兩人一共隻會了三次麵。可孫策感覺不到絲毫的榮幸和喜悅,卻因為莫大的諷刺和侮辱而悲憤不已。
因為他內心透亮,這並不是袁術特地為他孫策舉辦的,即使沒有他孫某人,袁術的每一天、每一頓也都是同樣的宴席,而今天隻是在前麵多加了“慶功”二字,所以對袁術和他的那些臣子們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都是一樣的鶯歌燕舞,酒池肉林!
若是放在往日,孫策恐怕也沒那麼抵觸。可自從去過平阿張勳的郡府,再加上自己千餘的兄弟剛剛殞命,於公於私,他都不應該慶功!
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有時候,你再努力,也難以擺脫命運的捉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不覺都有些醉意。連日潰敗來鮮有的大捷,袁術也顯得分外高興。
不禁意瞟到座下女兒袁欣,再想起家中那幫不爭氣的兒子,袁術竟脫口而出:“若使術有子如侄兒,死複何恨呐!”說完,他愣住了,意識到這句話其中的意味,卻還是別有希冀地凝視向孫策。
繁雜的廳堂一頓,寂靜無聲,眾人也都紛紛把目光投向袁術口中的這個主人公。
銅爵輕舉,眾目睽睽之下,孫策淺啄一口,依舊顯得十分坦然。
不是刻意做作,而是原本在他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袁公厚愛,侄兒恐難承受,還請收回成命!”
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你有沒有真本事,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找個後台,認個“幹爹”,傍個“大款”,再正常不過。然而即使這樣,很多有後台的人也不會隨意就願意當人“幹爹”的,至少,你得有這個“姿色”啊!
今天不是孫策想認袁術做爹,而是袁術想認孫策這個兒子,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孫策想成就一番事業,如果有了袁術做後台,無疑可以離成功更進一步,可他沒有。
無它,因為他姓孫,他叫——孫策!
“哈哈哈,倒是本將唐突了,玩笑話,侄兒切莫當真!”袁術朗笑,借以舉爵勸酒解場。
眾人又是一番暢飲,直喝到天色漸晚,神誌模糊。可孫策還是沒等來袁術的那句話,那句“送回母弟,還歸父舊”的諾言。
孫策本非磨嘰的人,與他人言語相處也喜歡直來直去,所以還是率先開口了:“袁公敬酒,侄兒本不能拒,可如今家中老母與一眾幼弟尚在貴府,不知安危,美酒再醇,佳肴再香,侄兒也是難以下咽!”
觀其麵目,竟是神情悲戚,潸然淚下。
“放肆!”堂下一人拍案而起,憤指孫策,卻是袁術帳下主簿夏方。
隻見他一瞪眼,言道:“我家主公對你孫家有扶危之恩,又將你一家老小在城中好吃好喝的供著,怎麼,照你這意思,是我家主公虧待你了不曾!”
“元正,切勿衝撞!”袁術微笑擺手,神態端然,對座下孫策道:“伯符立下如此功勞,又有此般孝心,令尊和幼弟,你就領回去吧!”
孫策一喜,數月奔波,一顆烈焰雄心早已寂滅,沒想到幸福來得如此突然而又輕鬆,第一次感覺自己離成功如此之近。他不由向前快移了兩步,急切道:“那家父舊部……”
袁術語氣一頓,尷尬笑道:“數千之眾,尚不在城中,他們的意願……”
袁術話未說完,階下孫青便急匆匆站了出來,道:“我都已去問過了,黃將軍幾位老將都說願意跟著公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