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惜時如金(2 / 2)

262.春宵一刻千金價,我道千金買不回。——明·唐寅《一年歌》

譯文:人說春夜的短暫時光有千金的價值,我說縱有千金也買不回春宵一刻的光陰。(宋代詩人蘇軾的《春夜》詩中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解析:唐寅字伯虎,是明代出名的風流才子。他寫詩作畫,多才多能。在科舉考試受挫之後,他縱情嬉遊,放浪不羈。所寫的詩,除了有抒發個人感受的之外,大多是風花雪月之類。而類似“蓮花落”一樣的通俗淺顯的《一年歌》中詩句,卻含義深刻、具有廣泛且富有啟示的意義。

詩人以春宵與千金作比較,認為縱有千金,也買不到一刻的時間,以此特別強調了時間的無比寶貴,人人都應無比珍惜。確實,時間是組成生命的一種資源、一種財富。時間之所以珍貴,在於它一去不返的一維性。當然,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均等的,但是如何把握、如何運用,卻有著天壤之別。惜時如金,善於充分利用時間的人,就能創造出輝煌的業績;隨意荒廢時間,任憑其無謂流逝的人,就將一事無成。

一年歌(節選)

不燒高燭對芳尊,也是虛生在人世。

古人有言亦達哉,勸人並燭夜遊來。

春宵一刻千金價,我道千金買不回。

26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譯文:孔子在河邊歎息說:那些逝去的東西,就如同奔流不複的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走。

解析:孔子以奔流不複的河水作比,惜歎時光的飛逝,告誡人們要萬般珍惜時間。這個告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時光無影無形,但卻無處不在。生命是寶貴的,時間與生命同樣寶貴。時間失去就不可再來,時間對人是減法。所以,一定要做時間的主人。要用效率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要靠抓緊一分一秒去留住稍遜即逝的時光;要靠節省每一瞬間減少時光的流失。

珍惜、熱愛時間的人,時間將給予豐厚的報償。

264.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譯文:人在天地之間生存,就好像白馬跑過一個縫隙時忽然一閃就過去一樣。

解詞:白駒:少壯的馬。隙:縫隙。

解析:莊子用“白駒之過隙”為喻,極言人生苦短,意在告誡人們,不要貪圖功名利祿,沉迷於花天酒地之中。這是很值得後人深思的。的確,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且隻有一次。所以,對待屬於自己的幾十年寶貴時光,一定要百般珍惜,萬般愛護。對於稍縱即逝的時間,要有效使用、善於使用、節約使用。以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每一分鍾,就會贏得時間的主動權、就會成為時間的主人。

莊子的這段話,細細品味之中,會感覺到其中有些因時光過於短暫,而生發出一些傷感之情。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感知到時間的短促時,隻有抓緊再抓緊,積極對待,別無他想。

265.誌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清·魏源《默觚·學篇二》

譯文:有誌氣的人珍惜每個年頭,賢能的人珍惜每一天,聖明的人珍惜每個時辰。

解析:此句的中心意思是珍惜時間。文中提到的誌士、賢人、聖人都愛惜時間,之所以以“惜年”、“惜日”、“惜時”加以區別,是為了說明,由於認知、才智、境界的不同,對時間的感知、把握和珍惜,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目的還是強調時間的可貴,尤其要像“聖人惜時”一般,緊抓時間,充分利用。確實,時間是最可寶貴的。時間是無形的財富。即使你一無所有,隻要擁有時間,善於利用時間,就能創造有形的財富。人要成為時間的主人,該此時要做的事,不要拖到彼時;該今天要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節省時間,就可使有限的時間更加有效,就等於延長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