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湖南省耒陽市第一中學曹飛躍副校長
課程改革與實踐教學
作者:張斯琪
問:尊敬的曹校長,您好,我們得知湖南省耒陽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耒陽一中)是一所已有百年輝煌曆史的學校,同時還是湖南省示範性高中,我們想了解一下學校的特色有哪些,另外,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貴校的發展情況?
答:耒陽一中前身是創建於唐朝天寶年間聞名遐邇的杜陵書院,有著上千年的文化淵源,現校內有杜甫墓、杜公祠等省級保護文物。1902年創辦新學,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近年來,在曾科成校長的帶領下,我校教學科研碩果累累,校園文化異彩紛呈,德育創新聲名遠播。如今的耒陽一中已經走出了一條以教育科研為基礎,以校園文化為內涵、以德育創新為亮點的特色之路。
在教育科研方麵,我校一直是走在時代的前列,享譽三湘。學校現承擔教育部重點資助課題“普通高中德育體係特色構建的創新研究”、國家級規劃課題“高中學生公民素質教育的方法與途徑研究”的研究,同時先後承擔過“中學內部教育督導的研究與實踐”“中學校園文化構建和教育精神培育的研究”等省級重點資助課題的研究。
文化是教育的靈魂。在校園文化方麵,我校精心打造了極具內涵的校園文化體係,如今已經形成了科研文化、生態文化、曆史文化、禮儀文化、網絡文化等校園文化模塊。以詩聖杜甫的愛國精神和紙聖蔡倫的創新精神為內核,已經形成了耒陽一中特色的校園文化。
在德育創新方麵,我校以國家級課題“普通高中德育體係特色構建的創新研究”的研究為契機,努力創建全國百所特色高中學校。我校首先確定“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創立了“1234德育流程圖”,構建了在網絡背景下的“新三維德育”模式和“聚焦疏導法”為主體特征的中學德育活動模式,形成了“新三好學生評價體係”。
與時俱進的競爭意識,科學規範的內部管理,讓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示範單位、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示範學校、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紅旗團組織等省級以上榮譽近40項。現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穩居地市前茅,“中學內部督導研究與實踐”省內領先,三維德育改革成果豐碩,現代教育技術獨樹一幟,在區域內起到了較好的示範作用。
問:我們看到學校簡介上“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改革創新,突出特色”,您能以實例的形式來展示耒陽一中在這些方麵的成就嗎?
答:我們的辦學不僅是為學生在我校3年的發展,更是立足於他們人生的發展。學生的全麵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麵提高,才是教育真正的成功。為此,我校不僅重視對學生文化課程的教學,同時也重視音體美教學。學校完善了實驗室的各項設備,盡可能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尤其是探究性實驗,讓他們從書本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此外,學校還成立了科技創新興趣小組,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校相繼成立了40多個學生社團組織,辯論社、話劇社、動漫社、街舞社、外語社、杜陵詩社、雙截棍社、演講與口才協會、書法協會等學生社團,為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提升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創造了一個個極好的平台。在每年的元旦晚會或者盛大的節日裏,學生的各個社團都會拿出節目,給全校師生送上一份豐富多彩的文娛盛宴。
近年來,我校依據自身實際,改革創新,在網絡背景下構建了“新三維德育”模式。根據“木桶的構造”原理:傳統意義上德育的“三維”(學校、家庭、社區)相當於木桶的三塊構成木板,信息網絡就是“木桶”的“鐵箍”,在原三維內在聯係的基礎上,再加一條外在的聯係紐帶。網絡技術的介入,將進一步擴大“三維”德育的空間,形成三維一體的多向交流的信息寬帶網絡,為德育的實施提供新的方法與渠道。
另外,我校推出了一種全新的學生德育培養和評價體係,打破了局限於學校內部的“老三好”模式,形成了適應新形勢新人才觀的“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好學生,在社區是個好公民”的“新三好”體係。這種“新三好”的評價體係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