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跨國並購方式獲取國際創新資源(1 / 1)

利用跨國並購方式獲取國際創新資源

本期聚焦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國企業越來越多地把跨國並購作為“走出去”的重要途徑。隨著並購規模的擴大,逐步從資源類項目向先進技術類項目轉變,技術獲取型並購增多,國際創新資源逐步成為企業跨國並購的重要目標。

以往的實踐表明,通過跨國並購難以獲取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一方麵是因為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取得競爭優勢進而獲取超額利潤的主要來源,不會輕易讓出;另一方麵是由於我國企業本身在技術和管理方麵差距較大,對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認知、整合和利用能力不足。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競爭能力提升,我國企業正麵臨著良好機遇,通過並購獲取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可能性大大增強。

跨國並購投入大、風險高,稍有不慎,會對企業整體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我國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中麵臨著舊有經濟格局的挑戰,客觀上使跨國並購還存在較多的困難。

一是通過跨國並購獲取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本身難度較大,需要進行周密策劃和付出艱苦努力;二是我國企業並購後整合能力不高,難以充分把握通過並購獲取國際創新資源並為我所用的機會。由於文化差異、法律法規差異以及管理問題,導致企業並購後難以整合而導致失敗的案例很多;三是國際投資環境有待改善。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通過國家安全審查等多種手段,阻撓我國企業在資源性及其他“敏感”技術領域的並購;四是我國政府的支持和相關服務存在不足。跨國並購作為我國實現技術進步重要途徑的作用日益顯著,但是,由於體製機製約束,對通過並購實現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路徑缺乏有效引導。

從戰略高度上認識和把握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給我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我國外彙儲備豐富的優勢,選擇重點領域,從資金和政策上支持企業開展跨國並購獲取國際創新資源,把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跨國並購項目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引導企業有重點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開展並購,結合國內創新戰略部署,實現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

加強部門協同,使跨國並購成為我國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加強並購獲取創新資源與現有研發體係和科技計劃的銜接,在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充分考慮國際形勢變化給我國帶來的並購機遇,立足於自主研發的同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探索技術跨越發展的途徑。

加強對企業跨國並購獲取國際創新資源的政策支持。鼓勵企業通過多種途徑加強與國外研發機構的合作,開展國際研發項目合作。引導企業建設海外研發機構,形成全球研發體係。完善對跨國並購的技術、知識產權等相關信息服務,加強對跨國並購中的技術和知識產權評估工作,盡早掌握和了解被並購對象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價值。

改善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外部環境。為應對發達國家加強技術並購的審查傾向,我國應建立和完善本國的外資並購技術審查機製。通過談判、對話等渠道,利用國內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國際輿論,敦促發達國家放棄對我國貿易和投資的歧視性政策,推動國際市場的開放,為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