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古卷4伏羲秘卦21(1 / 3)

金沙古卷4伏羲秘卦21

第二十一章

JINSHAANCIENTSCROLLS

聖數之謎

等了大約兩個小時,迷宮中各個房間的位置再次發生變動。不過這一次我們已經有所準備,所以並沒有太過驚訝,也沒有人跟丟了大部隊。

“在中國古代是將一天劃分為十二份,以‘時辰’作為計時單位,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不出意外的話,這個迷宮每次變動的時間間隔應該就是兩個小時。”我對大家說道。

“這個可能性非常大,不過我估計要等下一次迷宮移動,才能完全確定這個推論。”敖雨澤說道。

“但是就算確定了每次變動的間隔是兩個小時,對我們來說,要解開這些牆麵上的數字之謎,也沒有太大的幫助。”艾布爾皺眉說道。

“不,幫助還是有的,至少說明了一點,這裏的計時是按照中國古代的時辰製。而時辰製對應的是天幹地支中的十二地支,那麼在計算迷宮變量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這個因素。”我強調道。

“這倒是奇怪了,如果這迷宮是瑪雅人留下的,還可以說瑪雅文明繼承了古蜀文明,因此在瑪雅文化中發現了不少和古蜀文明相關或相似的東西。可這處地下遺跡,明明幾萬年前就存在,而古蜀國最久遠的曆史也不過在四五千年前,怎麼會影響到數萬年前的地下古城?”

“或許這正說明了一點,不管是瑪雅文明,還是古蜀文明,他們繼承的或許是同一個文明,而這個文明有可能來自幾萬年前?這恐怕也是這兩個古文明能夠在某些領域超出當時文明水平的原因,因為他們都得到過這個史前文明的部分遺產。”秦峰鄭重地說。

“我想這話你不會隻是隨便說說的吧?”我問道。

秦峰沉默了片刻,最後說道:“我小時候的記憶在慢慢恢複,雖然隻是一些記憶碎片,但我也漸漸意識到,或許事情的真相,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那麼你覺得要解開這個迷宮中藏著的數字謎題,應該從哪裏著手?”

“我曾經在一本老皇曆上看到過幾句口訣:‘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不知道你聽過沒有?”秦峰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我一愣,回憶了一下之前在鐵幕資料庫中的研究所得,說道:“這些口訣有點像排八字時用的口訣,具體說是排時辰的天幹用的。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以地支計算,而十個天幹就各有不同,古人總結出按八字的日天幹來排時辰天幹的一係列規律,比如按照第二句‘乙庚丙作初’,大概意思就是逢日幹是乙或庚的日子,子時的時幹從丙上起。”

秦峰點點頭說道:“還記得你們在梓潼地下石窟中遇到的巨型太歲嗎?在那個地方,你們也應該猜到,巴蛇神的遺骸,和某個星象也有關係。”

在梓潼地下石窟時,敖雨澤在最後時刻才醒過來,而知道裏麵秘密的就隻有我和葉淩菲、阿華等人。那個時候秦峰突兀地消失不見了,現在看來,在那個時候,他已經和世界樹組織的人接上頭了,甚至連最初他遭遇世界樹組織的綁架,也有可能是設計好的。

不過現在也不是追尋這些細節真相的時候,至少秦峰有一點沒有說錯,那便是在梓潼地下石窟中的時候,我們的確發現了一些和星象相關的東西。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形,說道:“當時我們在梓潼的地下石窟中遇到的巨型太歲,很可能是巴蛇神的肉身腐朽後,精氣不滅最後滋生出來的。後來我們發現,這和一種古老的紀年法——歲星紀年法有關。歲星紀年法所對應的十二個星次,同時也對應地麵的十二個分野。莫非你的意思是,時間這個因素其實不僅控製著迷宮的移動,還可能暗示應該將這個迷宮分成十二份,每一份都表示歲星紀年法所對應的地麵分野?”

“不僅如此,我記得我們進入這地下世界之前,在羽蛇神廟下方的祭祀廳圓形高台周圍,同樣也有著十二條放射狀的紋路。”敖雨澤補充道。

我也想起當時剛從世界樹挖掘的通道進入那座祭祀廳的時候,的確在高台上看到了十二條紋路。當時還以為這些紋路隻是代表著一年的十二個月或者起裝飾作用,現在看來,這十二條紋路很可能還有其他的含義。

“我覺得應該和十二分野沒有太多關係,反而是和星野對應的幹支有關。”敖雨澤提醒道。

“誰記得八卦所對應的天幹地支表?”我默默地計算著當前的時間段所對應的十二地支。隻可惜在這個地方,似乎磁場有別於正常環境,我們攜帶的大部分電子設備都無法使用,連機械表也不太準確,無法準確地確定當前的時間。

“天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十二地支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是古代用來紀年最常用的手段。在實際運用中,並非所有的地支都和所有的天幹相配,按照上麵的配法,第一年是甲子,然後是乙醜,丙寅……第二輪,甲直接配寅,因此不可能會有甲醜這種年份出現。以此類推,每次都是空一個向後,向後推六次之後,第七次又回到甲子,開始另一個六十甲子的循環。因此天幹和地支實際上是古代的六十進位法,並且天幹和地支有各自的五行屬性。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如果要和八卦結合起來,相當於每個卦象對應不同的天幹或者地支的分野。”艾布爾一邊說,一邊隨手撿了一塊小石頭,在地麵上畫下了兩個圖形(見圖4),這兩個圖形分別對應八卦的天幹分野圖和地支分野圖。

圖4

讓我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對十二天幹地支的來曆和八卦的分析了解得如此透徹的人,居然是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這多少讓我和敖雨澤都有些汗顏。敖雨澤作為鐵幕的戰鬥人員還好一點,像我一向自詡對古文化有不少了解,關鍵時刻居然沒有一個外國佬頂用。

我老臉一紅,決定絞盡腦汁也要抖出一點幹貨,免得被一個老外比了下去,於是幹咳兩聲說道:“雖然我們的鍾表已經不能用了,但從進入地下城的時間看,現在的時間大概是晚上八點左右,也就是戌時。在天幹分野中,戌屬於太陰分野,所對應的是艮卦,艮卦在八卦中表示各種變化的可能性,卦象是山,對應的數字是七,屬於易經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二卦。按照這些信息推算,我們需要找到這六十四間房屋中五十二號區域所對應的七號房間。從方位看,艮卦應該位於西北方,我們找到西北方位的第七間房屋,很可能就是目前這個時間段整個迷宮對應的關鍵位置的房屋。”

除了敖雨澤和艾布爾以及秦峰外,其他人都聽得一頭霧水。不過我也不管這些人到底如何想,隻是靜靜地看著艾布爾。畢竟以艾布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我這些看似高深莫測的話哄哄外行還成,絕對瞞不過這個中國通。

艾布爾微微一笑,點頭說道:“杜先生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們可以試著去西北方位找到艮卦所對應的七號房屋。”

大家開始行動,要在這個迷宮中區分出方位並不簡單,畢竟帶來的不少裝備此時都不能用了。在數百米深的地底,更無法像在地麵一樣可以通過夜觀星象來分辨方位。

最後我們花了很多的工夫,終於在下一次迷宮移動之前勉強確認了方位,來到整個迷宮的西北方。這一片區域一共有十二間房屋,我們數到第七間,也就是很可能對應艮卦的房間,可房間的門卻怎麼也打不開。

“好像不對,方位我們已經確認過了,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是不是時間記錯了?”艾布爾皺眉說道。

大家分析了一陣沒有結果,眼看著迷宮要再一次發生移動,到時候找準的方位和所有房間的位置會發生變動,而這一個多小時所記下的房屋編號很可能被打亂,工夫完全白費,需要從頭開始。

後來還是秦峰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這裏不僅僅是需要天幹地支和八卦的對應,還需要和星象聯係起來。”

我心中一震,頓時發現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時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古代的天文學家設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太歲”,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時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

現在所處的時辰是戌時,在歲星紀年法中十二分野所對應的是“降婁”。可如果按照真實的歲星所在的位置,實際上應該反過來,這個時辰對應的歲星位置在“鶉尾”。

若是以“鶉尾”反推所對應的時辰,就應該是巳時,對應的卦象其實應該是“坤卦”,坤卦在天幹分野中代表的方位是正北方。

並且坤卦所代表的卦象是當前關係是靜止狀態,變化較少。整個迷宮每兩個小時會發生一次改變,但每次改變會以其中一個房間為中心,這個房間就是變化中唯一的不變,也符合坤卦的特征。

在六十四卦中,坤卦代號是八,屬於第二卦,因此我們真正應該去的方位是正北方第二排的八號房間。

想透了這一點,我連忙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然後帶著大家朝正北方飛奔而去。

不是我不想悠哉一點過去,而是從時間上看,迷宮再次變動的時刻又快到了,等到下次我們研究透徹迷宮的變動規律,怕是又要耽擱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