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太子之薨(4)(2 / 3)

……恰因為洪武皇帝對馬皇後的深愛,他在馬氏去世之後再未立後,而“以皇妃攝六宮事”。他覺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馬氏在他心中的位置。他認為,如果世界上隻有一個可信賴的人的話,那這個人隻能是馬氏。惟馬氏對他才是最最忠貞的,這種忠貞玉潔冰清,毫無雜質。

而最熟悉皇帝的人,恰因為了解馬皇後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所以也會巧妙地利用她,把她當成“法寶”或“擋箭牌”,在皇帝那裏發揮作用,借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許多宮人已經這樣做了。據說創作《我後聖慈》歌詞的宮人,早已得到了極大的好處。而皇太子朱標也得用馬皇後對父皇的影響,辦成幾件大事,甚至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朱標還能記得,馬皇後還在世的時候,大學士宋濂曾因其孫子的原因坐罪,將被處死。宋濂係太子的師傅,他覺得出於師生情誼,應該施救。但他的話根本不為父皇理睬。他隻好轉求皇後說情。馬氏便在皇帝麵前說:“民家延聘老師,還要始終以禮相待呢。何況天子之家呢?宋濂是你給太子聘請的師傅,你怎能把他殺了呢?”一開始馬皇後的話皇帝聽不進去,仍決定治宋濂以死罪。太子急了,又去求告母後。馬皇後也急了,便在皇帝麵前耍起了脾氣——在上禦膳的時候不擺酒菜,而隻擺他們夫妻過去常吃的粗食。皇上感覺奇怪:“這是何故呢?”馬皇後也不說別的,隻是紅著眼圈說:“我們今日素食,全當是為宋師傅作點兒福事,打發他上路呢!”皇上聞聽,立時麵現淒惻,投箸於地,再也吃不下去。第二天他就赦免了宋濂。

然而不幸的是馬皇後於十年前去世了。她再也不能充當太子的“法寶”或“擋箭牌”了。太子在很多問題上與父皇意見不和。父皇也漸漸對他失去了耐心。他的性格是仁慈寬容,而父皇的性格是陰鷙凶殘。簡直是冰炭不能同爐。當他看到父皇向功臣勳舊們大開殺戒的時候,他再也無法像挽救宋濂那樣來挽救他們了。不僅救不了他們,他甚至自己也感到了威脅。他不止一次地從父皇那冷酷的目光中感受到徹骨的寒意。

他擔心某一天他會被廢掉,甚至被除掉。太子被廢或被殺的事例曆史上並不罕見。所以他冥思苦索尋求保護自己的辦法。他終於想出一個絕好的主意。那就是被他稱之為“護身符”的《負子圖》。他找人畫好之後,就永遠地帶在了身上。你別說,這張“護身符”在關鍵時刻還真是起到了救命的作用。

那是洪武十三年,太師李善長等因涉嫌胡惟庸案將被賜死的那一回。就是那一回,太子向皇上進諫說:“皇父誅夷過濫,恐傷君臣和氣。”皇上默然。次日叫人取了棘杖,令太子揀拾。太子麵有難色。皇上則冷笑著說了一通“朕戮諸臣便是為爾除刺”的大道理。當時太子頓首泣勸:“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還未說完,皇帝勃然色變……後來人們傳說的是,“皇上抓起禦座,想用禦座來打擊太子。”其實不是的。皇上不會以“禦座”為武器。禦座太沉重,也太寶貴,皇上既搬不起,而他也不會那麼傻的。其實,當時皇上是從衛侍左右的錦衣衛身上拔取了“繡春刀”,怒氣衝衝地朝太子刺去。於是太子逃,皇上追,他們圍著禦座轉圈兒。太子在逃避“繡春刀”的過程中,突然想到了懷中的《負子圖》,連忙掏出,投擲地上。皇上頗感奇怪。皇上停止了追殺,拾圖而視。皇上頓時大慟於心,棄刀於地。老淚縱橫……這就是一張薄薄的紙片所發揮的神奇功效。它能使馬皇後的英魂突然進入皇上的心髒。是馬皇後的手攥住了皇上持刀的手臂。馬皇後憤然厲喝:“怎麼,難道我身冒萬死養護的孩子,敵人無奈他何,而他卻要死在你這做父親的手中嗎?”……由雷霆萬鈞變作風平浪靜。由嗜血的獅豹變作舐犢的老牛。皇上的情緒一落千丈。他被親情擊垮,他的老淚滴落在《負子圖》上。

是啊,皇上也是人,也是丈夫,也是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