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相傳,這個世界是巨神盤古創造的。
他生於混沌、長於混沌,如此一萬八千載……後來盤古用神斧劈開了混沌……頭頂九天、腳踏九幽,方成天地。
後,魔神出世,與盤古為敵……打得天宇崩塌,九幽破碎……最終魔神戰敗被封,盤古重創自化……
他嘴裏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天空的雲霧;聲音變成了雷霆;左眼變成太陽,照耀大地;右眼變成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毛發變成草木,供養生靈;鮮血變成江河湖海,奔騰不息;肌肉變成千裏沃野,供萬物生存;筋脈變成龍脈,潛於山地;骨骼精髓變成奇珍異寶,藏於天地……
而後洪荒大劫,女媧造人,大禹治水,三皇五帝……封神之戰來臨……
眾神皆落,或身死魂滅,或囚於九幽……
…………
封神之戰結束了神統治的時代,自太古之後,人類真正成了這個世界的主人……那些遺留在人間的神異功法、奇珍異寶……為有緣人所得,便從此走上了修仙長生之路……
但人類的生存環境依舊惡劣,從洪荒遺留下的一些凶獸異種,仗著天生的神力天賦,為禍一方、千裏荒蕪……
一些有誌之士便開山立派,庇護鄉裏,致力於狩獵……除卻少數蠻荒凶獸人類無法收伏,大多凶獸多為人所用,為人所驅,為人所滅……
這其中,正道以四方門居首,和隱族、控族並稱三大巨擎。
但自古有正便有邪,與正道相之對應的魔道中,由於功法邪惡殘忍,不為世人所容,已由鼎盛時期漸漸滑落,慢慢的隱於窮山惡水之間,僅剩金、木、土、沙、捕這五族,其餘皆若沉水之石,銷聲匿跡……
但暗處與正道的血拚廝殺,卻不為世人所知……
*********
四方山脈虎踞中原,連綿數百裏,其中靈氣縈繞,龍脈盤結,是上古眾神居所之一。山脈中群峰矗立,參差交錯,氣勢磅礴,乃是中原必爭之地,其中最出名的當為四方山---居於正中的五彩峰和以四象方位守護著的四峰組成。
五彩峰頂乃是一仙劍塚,無數的仙劍從岩壁中生長而出,寒光爍爍,鋒芒畢露。每當月圓之夜,劍塚中的仙劍會散發出不同的光焰,並自行飛出繞峰而舞,端的漫天絢麗,歎為觀止。
而仙劍立於劍塚中時,隻有有緣人才能拔起,並經曆過仙劍的考驗後才能作為己用。據說,有些仙劍已經存在了數萬年之久,而年代越久,仙劍的威力自然也是越大……
主峰如此神異,而呈四象方位擁立五彩峰的四山,也必然有其特異之處。
坐落東方的是東山霹靂峰,其“霹靂天陣”構建於太古前,上通九天,孕有九天霹靂,有破邪驅魔之力;南方離火峰有“離火陣”,據傳太古前是火神的居所,其蘊含的三荒之火,熾烈的威力尤在三昧真火之上;西方震雷峰為“雷澤”,通天接地,勾連天地陰陽炸雷,陰陽相合,威力無匹;北方坎水峰則有一汪大澤滿滿一澤似冰非冰、似水非水的液體。其寒氣犀利而霸道,夏酷不凅、冬雨不溢,永遠保持著水線。澤邊有一石,上書“蝕冰”,據傳是水神共工手刻,因此被稱為“蝕冰澤”。
此處,便是正道三擎之首,四方門的所在之地。
據說四方門的祖師原是一山村野小子,凶蠻作亂時被逼絕境,無奈跳崖搏命,機緣巧合之下落在了一個寒潭之中,潭中水寒刺骨,將其冰封了起來,直到三十年後潭邊十條龍脈枯竭爆發,這才脫出身來。
這個寒潭,乃是十條龍脈精華的彙聚之所,野小子被冰封三十年中,這些精華潛移默化下的滲透早已將他的身體洗髓幹淨,並開通了周身所有穴位,這份福緣,千萬人所不能及。
後來野小子在此處紮根,並在獵殺食物時發現了一個上古的戰場。在那,他尋到一卷功法,名為《神魔卷》。
上麵記載了諸多封神之戰時的功法,隻是功法殘缺不全、艱澀難懂,野小子冥思苦想,一時間入了定。
這一坐,就是二十年。
忽有一日,山中衝起一道曜日光芒,直透九天!野小子隨著光柱慢慢升起,被看到的百姓拜為神仙,紛紛聚來尋求庇護。
野小子眼見凶獸仍然橫行,百姓民不聊生,依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萌發了庇護一方、平定天下的念頭,便創建了四方門,取平定四方之意。
此後百年間,四方門四處獵殺為害一方的蠻獸和魔族,贏得世人的爭相擁護,成為了正道巨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