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感受到的不適或痛苦以及某些客觀病態改變稱為症狀。急症即必須緊急處理的急性症狀。本章列舉了急救臨床經常遇到的抽搐、昏迷、呼吸困難、嘔吐、急性腹痛、嘔血等急性症狀。並從大眾化的角度出發,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可以引起這些症狀的相關疾病。讀者根據本章介紹,可以在家裏、現場做緊急的救護處理。既可以自救,又可以互救。而不至於束手無策,失去寶貴的最佳搶救時機。
當然,如果處理及時、得當,死亡往往可以避免,傷害也可以降低到最小。所以學會在醫護人員到達前可以采取的救治措施,對維護健康與生命可以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高熱
體溫超過39℃即為高熱。高熱時患者麵色潮紅、皮膚燙手、口渴咽幹、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呼吸和脈搏加快,從37℃開始計算,每升高1℃,脈搏每分鍾加快10次。患者開始嗜睡,重者出現昏迷、抽搐。
一、常見原因
能引起高熱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感染性發熱,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所引起的;二是非感染性發熱,是由組織損傷或壞死、變態反應、內分泌疾病、中樞神經係統疾病、腫瘤、中暑等所引起。家庭中作為急症出現的,絕大多數是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多見於以下幾種: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大多由病毒引起,以鼻、咽、喉黏膜炎症為主要特點。主要症狀為發熱、流涕、鼻塞、噴嚏、幹咳、咽部急性充血,部分患者可有嘔吐、腹瀉、臍周圍疼痛,有時可並發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
2.大葉性肺炎
為肺炎球菌所致,急性起病,突然畏寒、寒戰、高熱、咳嗽、胸痛、咳痰帶血或呈鐵鏽色、呼吸困難、麵色發紺等。
3.急性扁桃體炎
常為鏈球菌感染所致,起病較急,高熱,常伴咽喉疼痛,用壓舌板或其他東西壓舌觀看咽喉時,可發現扁桃體腫大甚至化膿。
4.急性尿路感染
多因尿路下端感染向上蔓延所致,起病較急,致病菌以大腸杆菌最為多見,80%的患者為女性,以生育年齡女性較多見。起病較急,除寒戰、高熱外,還有泌尿係的症狀,即尿急、尿頻、尿痛、腰痛、下腹痛、腎區叩擊痛等。
二、急救方法
1.在高熱剛開始的時候,由於皮膚血管強烈收縮,患者可能出現寒戰,此時不應急於采取退熱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戰後體溫迅速上升,再及時采取退熱措施。
2.臥床休息,多飲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氣溫較高時更應多飲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飲料。
3.物理降溫
(1)冰袋:能減輕腦的充血水腫,對中樞神經係統有保護作用。具體方法是,從冰箱中取出冰塊放入冷水中衝去棱角再裝入熱水袋中,連水帶冰裝l/2袋即可,排出空氣蓋緊蓋口。查無漏水,放置患者前額,或枕部、頸部、雙側腋窩等處,每放20分鍾交換一下位置,以免發生凍傷。
(2)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並利用酒精的蒸發作用帶走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用於物理降溫的酒精體積分數為30%~50%。用70%~95%酒精加水,也可用白酒配製。擦浴的部位為頸部、後枕部、雙腋下、肘窩、大腿根部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腳心等處,以免產生不良後果。酒精擦浴動作應輕柔,以皮膚微紅為度,薄薄擦一層即可。如患者出現寒戰、麵色蒼白、口唇發紺應立即停止擦浴,蓋上被子保暖,飲一點糖水。
4.在體溫過高時使用藥物降溫。要避免用藥過量和在短期內反複用藥。退熱藥有大量出汗加強散熱的作用,易發生虛脫,常用的退熱藥有複方阿司匹林(APC)、撲熱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
5.加強護理,保證營養。高熱患者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應設法讓患者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等營養的易消化的清淡流質食物,包括新鮮的菜汁、果汁等,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高熱患者常有口舌幹燥、舌炎及口腔潰爛,故需加強口腔護理,用淡鹽水漱口2~3次,並配合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2等藥物,口腔潰瘍可用冰硼散外塗,口唇塗以凡士林軟膏,效果均很好。
6.防止驚厥。對高熱患者,可適當使用鎮靜藥,如地西泮和苯巴比妥、冬眠靈等藥。但對老年人、神誌不清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7.定時測量體溫,觀察病情變化。在服用退熱藥或物理降溫後半小時、l小時、2小時分別測體溫1次,其他時間4~8小時1次,並記錄下來用於觀察體溫的變化情況。如體溫持續不下降,應及時將患者送醫院診治。
昏迷
昏迷是意識障礙的嚴重階段,表現為意識持續中斷或完全喪失,對環境不能認識,運動消失,及反射活動異常的狀態。昏迷是由於人的高級神經中樞活動受到嚴重抑製而引起的。
一、常見原因
發生昏迷的原因很多,急診常見的原因有:
1.糖尿病低血糖,有時可出現低血糖昏迷。
2.先兆子癇,嚴重者子癇發生時可出現抽搐或昏迷。
3.急性腦梗死,有時有嚴重的意識障礙或昏迷。
4.腦出血,可發生意識障礙、失語、昏迷。
5.顱腦損傷,頭外傷者如當時神誌清醒,然後再發生嘔吐、昏迷,逐漸加深,是顱腦損傷的表現。
6.中暑,重症中暑可發生昏迷。
7.酒精中毒,嚴重中毒可發生昏迷。
8.急性毒品中毒,多出現昏迷。
9.有機磷農藥中毒,嚴重者可陷入昏迷。
10.煤氣中毒、天然氣中毒,可引起昏迷。
二、急救方法
1.昏迷患者要去枕平臥,保持呼吸道通暢,無外傷情況下,應抬起患者雙腳,使其高過頭部,以加速患者腦部血液循環。
2.如有嘔吐,要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使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3.要防止患者因昏迷而發生氣道阻塞而死亡。可以將患者的下頜抬起,防止舌根後墜;若患者咽喉部有痰鳴音,應立即用小橡皮管吸出來;患者有嘔吐時,應將患者的頭側向一邊,使嘔吐物、分泌物容易流出,也可用手帕、紗布纏裹手指,伸入患者口中清除嘔吐物;若患者有假牙,應取出。
4.鬆開患者頸部、胸部及腰部的衣物,但應注意保暖。
5.不要隨意移動患者,需要移動時要注意觀察呼吸情況。
6.有條件者應給患者吸氧。
7.可以針刺合穀、太衝、人中、內關、足三裏等穴,也可用指壓這些穴位,防止昏迷加深。
8.一旦發生心跳驟停或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複蘇。
9.昏迷是病情危重的信號,必須迅速撥打“120”電話緊急呼救或及時送醫院急救。
休克
休克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人體各組織、器官血液灌流量嚴重不足,全身組織、器官缺氧而產生的綜合征。
一、常見原因
常見的有血容量減少性休克。如工傷、車禍、高處墜落等意外緊急時刻,出現顱腦損傷、胸部壓榨傷、腹部損傷、胸腹腦複合損傷。這些創傷會造成胸腔、腹腔內的大量出血,大量血液積蓄在胸腹腔內,不能參與血液的有效循環,出現失血性休克。也可以出現外出血,大量的血液隨著創麵流出,可浸透衣褲,流於地麵。根據浸積的程度,可以粗略的估計外出血的出血量。
1.出血性休克
如消化性潰瘍出血,出血兩較大時麵色蒼白、四肢發涼,血壓可下降,脈細而快,嚴重者可出現休克。肝硬化大出血可因出血量較多,發生失血性休克;外傷大出血、產後大出血等引起的休克。
2.感染或中毒性休克
如急性傳染病、中毒性肺炎、敗血症、急性胰腺炎,由於劇烈腹痛和失水,可發生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