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官集團也就是說了不算呀,他們要是能說了算,相信千刀萬剮了這小朱同學的心都有了!你勝利失敗都是屁,關鍵是你這個屁臭到俺了,所以你就該死!
所以文官集團一聽說皇帝要回來了,不是準備迎接這凱旋的英雄,而是紛紛各就各位準備罵之,彈劾之。
朱厚照回京城那天是夜裏,他要求所有人都去德勝門迎接他的凱旋,並且還要求一家人準備一些彩帳,上麵繡上歡迎的文字,並且需要注明是“威武大將軍朱壽”。
可好死不死的是,朱厚照在那天晚上回到豹房以後,天上就下起了雨夾雪,整個德勝門亂作一團,天黑路滑,文官們找不準自己的轎子,一群人亂成一團淋了個濕透,非常的狼狽。於是他們回去後連夜寫奏折,第二天雪片一樣的奏章就飛向了豹房。
有的說,皇上擅自給自己封官封將軍有違祖製,這是嚴重藐視先帝視大明禮製的行為,這樣下去,大明江山就會亡在你的手裏;有的說,皇上再一次的私自外出讓我們忍無可忍,大明江山遲早會亡在你的手裏;有的說,皇上你這次擅自出征是拿大明的江山和子民開玩笑,就算你贏了蒙古人也是因為你運氣好,大明江山不保矣。
但是很快,一家人就都發現了一件更嚴重的事情,那就是朱厚照居然從關外帶回來一個女人,而且這個女人還死過丈夫,是個寡婦。
這下子言官們又鬧翻天了,他們認為寡婦是不祥的女人,很可能是因為克夫才守寡,如果在皇帝的身邊,那不僅僅是克夫,還克大明的國運,克大明的黎明百姓啊!
關鍵是文官集團還認為這寡婦不潔,如果生了孩子,就嚴重汙染大明皇家的血統純淨,先祖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不能流落外人之手啊。
朱厚照正和劉良女如膠似膝地講著甜言蜜語,對這些彈劾毫不理會。最後大臣們見實在報複不到朱厚照,於是就拒絕承認這應州大捷。
那天晚上的儀式一結束,小朱同學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首輔楊廷和,激動地拉著楊老師的手說自己親手消滅了一個蒙古軍官,楊廷和立馬祝賀皇帝取得的成績。可就在不久之後,京城裏卻開始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應州之戰失敗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謊。”
幾天後,當東廠給小朱同學彙報此事時,朱厚照沉默了許久,半晌才下詔,替自己請了十天假,表示要休息休息,好用這種消極怠工的方式來報複一下這些大臣。
文官集團按照傳統編寫《武宗實錄》時,寫下了“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的話。大家不要小看這句話,這句話雖短,裏麵卻暗藏玄機。表麵上是在描寫雙方傷亡情況,其實是在暗示應州之戰其實是明軍失敗,同時也暗示了朱厚照是在吹牛,至於他的那句口述,則成了他自我吹噓的表現。
並且在此後所有的曆史書上,都沒有應州大捷的詳細說明,甚至有人還故意的將其抹黑扭曲了,讓後來人都不能真正了解當時的事實真相了。
書是人寫的,曆史書也是人寫的!!怎麼寫,當然是由那些個寫書的人來決定了!
你以為你看到的都是事實?都是曆史真相?笑話,天大的笑話!!!!
盡管當時的史學家,盡其所能的掩蓋、抹黑、扭曲這應州之戰,但是一則材料卻無情的說明了一個事實:應州之戰後,韃靼小王子極少犯邊,更不敢深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