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6章 一分鍾(1 / 1)

◎文/李華偉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本傑明就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青年人請進客廳。

著名教育家本傑明接到一個青年人的求教電話,並與這個向往成功、渴望指點的青年人約好了見麵的時間。

青年人如約而至時,本傑明的房門大開著,眼前的景象更是令青年人頗感意外:本傑明的房間亂七八糟、一片狼藉。

沒等青年人開口,本傑明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亂了,請你先在門外待一分鍾,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說完本傑明就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本傑明就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青年人請進客廳。這時,青年人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還放著兩杯剛剛倒好的紅酒,它們在淡淡的香水氣息裏還漾著微波。

可是,沒等青年人把滿腦子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本傑明提出來,本傑明就十分客氣地說道:“幹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尷尬又略顯遺憾地說:“可是,我……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本傑明一邊微笑著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鍾了。”

“一分鍾……一分鍾……”青年人恍然大悟地說,“我懂了,您是想告訴我一分鍾的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也可以改變許多事情。”

本傑明滿意地笑了。青年人把杯裏的紅酒一飲而盡,向本傑明連聲道謝後,開心地走了。

一句話改變人生

◎文/佚名

第二天,我把我發表在報上的文章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讀了五遍。我仿佛看見我眼前的道路上撒滿了鮮花,我的文章不斷地變成鉛字。

大學二年級那年的暑假,我在家鄉的一家報社當見習記者,並將此視為成為文人的第一步。

我們編輯部有一個編輯,他總在有名的雜誌上發表些機智但令人難堪的見解,我極希望自己也能練就他那樣的善於洞察別人一切缺點的眼光。

不久,來了個巡回演出團。

我一直渴望找些有趣的題材,寫些讓我們的編輯拍案叫絕的東西,這正是一個好機會。

有關演出的評論,已安排由一位正式記者來寫,但我還是決定去觀看這場演出,並寫篇評論拿給編輯看看——假如我的文章有點兒分量的話,他說不定會讓它見報的。當然,即使隻有幾句讚語就夠我陶醉一番了。

那晚,劇場爆滿。劇團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能夠建好劇場並排出四部劇目,就這一點已足夠令人欽佩了。大多數演員同我年紀不相上下——十九歲左右。我注意到那個黑頭發的漂亮女主角挺緊張的,還不小心說錯了一句台詞;那位男主角進入舞台時也走錯了方向,但他馬上即興加了幾句台詞,平息了由此帶來的慌亂。為了文筆犀利,我在我的評論文章裏寫了他們的失誤,對他們靈活的處理則隻字未提。

第二天,報上刊登了那位正式記者的評論。她熱情讚揚了每個演員作出的努力。我把自己的評論也交給了編輯,他看後哈哈大笑,說:“很有趣,蠻尖銳,我要發表這篇文章。”

第二天,我把我發表在報上的文章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讀了五遍。我仿佛看見我眼前的道路上撒滿了鮮花,我的文章不斷地變成鉛字。

在街上碰見劇團經理時,我有些沾沾自喜:“您覺得我的評論如何?”“你知道你傷害了多少人嗎?”他的話很簡短,但卻像一支箭,一下子將我這隻飄在空中自我陶醉的氣球戳癟了。是啊,為了得到我夢寐以求的榮譽,我全然不顧那刻薄的文字會怎樣傷害那些演員。我怔怔地站在那裏,準備繼續接受他的怒斥,他卻語調溫和地說:“你很有文采。可你要知道,不少工作都是很難的,生活也是如此。與其竭盡所能地挑刺和拆台,倒不如相互幫助,共同把事情做好。”

這是25年前的事了,但直到今天,每當我要去批評他人所作的努力和嚐試時,我便會想到那個劇團經理,也想到那位正式記者——她的文章在著眼於讚揚演員出色的演出和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的同時,也懇切地指出了一些有待於改進的地方。

不久前,有讀者跟我說:“我讀過您的文章,我非常欣賞您看待事物的積極態度,您似乎從來都不吹毛求疵。”他的讚揚又使我想起了那位劇團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