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路·橋·人(1 / 1)

路和橋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或許人們對其熟視無睹,往往忽略了它的豐功偉績。設想一下,這世界如果沒有路和橋,那將會怎樣?路重要,橋也重要,尤其在水鄉。

橋,是路的連接也是路的延伸。路有所短,橋有所長,路和橋,就如天與地一樣,不可或缺。不錯,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在通向“羅馬”彼岸的路上,必須有大大小小形式各異的橋,路再多再寬再長也離不開橋。

路和橋,是兄弟姐妹,親如一家。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路有長長短短,橋有大小新舊。

路有老路、新路、大路、小路、石子路、石板路、柏油路、水泥澆鑄路、高速路……還有神奇的“天路”。

橋有老橋、新橋、大橋、小橋、竹橋、木橋、石板橋、水泥橋、鋼筋鐵骨橋、斜拉橋……還有美麗的“彩虹橋”。

取道東西南北,經經緯緯縱橫交錯間壯麗的路和橋,遊弋著華夏的美麗。

雲、風、雨、雪是匆匆過客,路和橋卻是凝固的背景。

路和橋是看得見的前塵往事,往事並不如煙。

路和橋是讀不完的人間大書,令你流連忘返。

石頭、鋼鐵、水泥不會說話,卻寫滿了故事,曆史就在對岸,睜開雙眸,注視我們。

盧溝橋上的獅子啊,每時每刻都提醒著我們不忘國恥,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從此岸抵達彼岸,長江大橋——那個年代的橋啊,承載著多少豪言壯語,它燃亮了千萬人的眼球。這是一個跨越世紀的夢想: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融傳統與現代於一體,因為橋和渡,集優雅與精美於一身,路才沒有盡頭。富有生氣與靈氣的橋與路,是山區和平原、高原和水鄉、城市和鄉村結合的一個優美符號。立體的交通,是城市一道美麗的彩虹,正遊刃有餘地演繹著現代化的世紀暢想。

路是祖國的詩意,橋是祖國的詩眼。祖國,因為路和橋而亮麗,路和橋,因為祖國而驕傲。

路文化在延伸,橋文化也在延伸。這延伸靠的是默默奉獻的群體。

深深地感謝鋪路架橋的人們,無論是設計者、管理者、還是築路工人。

你們是海燕,搏擊著萬裏長天,怕什麼風雲變幻!

你們是青鬆,挺立在高山之巔,怕什麼冰雪嚴寒!

昆侖山的堅冰,內蒙古的草原,熟悉你們的足跡;長白山的岩石,戈壁灘的砂礫,飽飲你們的汗水。

鑿山通道難不倒英雄漢,是難關,踩在腳下;

穿江修路嚇不倒真男兒,是重擔,挑在肩上。

你們不豔羨:生活的安逸,家庭的溫暖。

你們向往著:戰鬥的歡樂,路與橋的鋪設。

犧牲了個人的一己幸福,換來了大眾的萬人安樂。

創業者要沿著你們的腳印。是雄鷹,就展翅高飛;是火苗,就去把荒山點燃;是種子,就要發芽開花結果;是革命者,就到艱苦地區磨煉。

別說這世界一切都圍著錢轉,理想的彼岸還得靠精神去構建。

別說這世界人人都想著錢,為保國建國離家戍邊創業的英雄好漢們還隨時湧現。

(2011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