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魔鬼尖兵的傳說(二)(2 / 2)

趙永生恍若未聞,兀自一把鼻涕一把淚,顯然很傷心。

陳瑞微微一愣,又道:“兄弟,你忘了嗎?我們解放軍戰士不怕死,不就是幾個小鬼子嗎?打得他們落花流水不得完了嗎?更何況還有副連長帶著我們大家衝鋒陷陣,小鬼子這回肯定要遭殃。”

趙永生搖著頭,嗚咽著聲音,說道:“不是,我想我媽,我想我爸,我想回家看看他們。”一聽這話,

陳瑞立時心如潮湧,母親那張蒼老但很慈祥的笑臉浮現在眼前,他的一顆心在瞬時之間,飛越千山萬水,飛回那赤貧如洗的家鄉,這一刻,他覺得那個曾令他無比厭棄,千方百計想逃離的家鄉,是那麼的親切,是那麼的和諧,那麼的溫馨。

趙永生的啜泣聲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深深地感染了周圍的戰友們。大家不約而同地停住手裏的活,愣在那裏,潸然淚下,誠然,在即將奔赴腥風血雨的戰場之際,大家的思鄉心切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連部辦公室內,馮文山、鄧建國和張召鋒仨正圍坐在桌旁,對著一張任務目標區域的地圖各抒已見,商討著具體的行動步驟。鄧建國和張召鋒一致極力主張屆時交戰之際,由馮文山率領三排在後麵負責安排人員替補尖刀排的傷亡,同時親自指揮炮排利用迫擊炮、82無後座力炮和重機槍等步兵火炮,火力掩護進攻部隊的側翼,並竭力清除或壓製進攻部隊正麵的敵軍重火力點。但馮文山執意要隨同擔任第二梯隊的一排行動,一旦尖刀排傷亡慘重,無力支撐的話,他便親率一排接替尖刀排,向敵軍陣地實施第二撥衝擊。

這一次,馮文山異乎尋常的倔強,愣是要堅持帶頭打衝鋒不可,鄧建國心知肚明,馮文山秉承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特有的傳統,那就是當部隊向敵軍陣地發起衝擊時,基層連隊的指揮員必須以身作則,一馬當先。誠然,指揮員身先士卒對於凝聚軍心,鼓舞士氣,發揚蹈死不顧,勇往直前的頑強戰鬥作風,確實能夠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倘若指揮員一旦犧牲的話,部隊難免暫時陷入混亂,從而影響戰鬥進程,就算有排長或班長接替指揮,畢竟是臨時走馬上任,尚且缺乏掌舵全連的經驗,對戰局的準確分析,對敵情的快速判斷,對戰鬥員的合理安排等方麵都難免不夠火候,導致因遲疑不決而貽誤戰機,因人員和火力調度不當而徒增傷亡,因判斷敵情失誤而全軍覆滅等嚴重的後果發生。是以,在鄧建國個人看來,連長是連隊的靈魂,頂梁柱,或者說領軍人物,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能夠衝在最前麵的。

心念之中,鄧建國神色肅穆地望向馮文山,語重心長地道:“老馮,我很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也很欽佩你身先士卒的頑強戰鬥精神和奮不顧身的勇氣。不錯,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我們身為人民解放軍的基層指揮員,在維護祖國領土完整,保衛邊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正義戰爭中,的確要務必一馬當先,帶頭赴湯蹈火,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