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親家喜歡掐架(1 / 1)

親家喜歡掐架

宋珊信箱

宋姍老師你好!

兒子隻有3個月,本來打算母乳喂養到一周歲的,誰知我乳汁越來越少,隻好給他斷了奶。這和我的情緒不好有關係。生了孩子以後,收了不少親戚朋友的份子錢,我們打算給兒子辦雙滿月酒,答謝大家。誰知我爸媽又和公公婆婆爭了起來。酒店是公公去訂的。我爸表示反對,說女方的親戚都住在寶山,酒店定在閔行,來去不方便,要把酒店定在市中心,大家乘地鐵方便,否則我們就不出席。婆婆不高興地說,結婚喜酒就辦在市中心,你們女方的人一大半遲到,本來六點半開始的,結果等到七點一刻才開始。因為親家之間談不攏,結果寶寶的雙滿月酒也沒有辦,改成辦周歲酒。我猜想,到時候又會有一場風波。我和老公很恩愛,因為雙方父母一直在鬧矛盾,弄得我們之間也有點別扭。分開來講,我爸媽和我公婆其實都是很好的人,但不知為什麼,他們碰到一起就要吵,什麼事情都要爭,都想自己說了算,都不願意給對方麵子。本來都是隨和的人,突然就變成蠻橫的人,變成很無聊的人。我們結婚的時候,他們為聘禮的多少爭,為禮金的歸屬爭,為租什麼樣的婚車爭,為酒席定在哪家賓館爭,甚至為酒席上桌布的顏色爭。隻要是對方提議的,另一方肯定堅決反對,要按自己的一套去做。我分娩後,公公說要去買某個牌子的尿不濕給小孩用,我媽就說這個牌子不好,她也說了一個牌子,結果隻好用了第三個牌子。我和老公就在雙方父母的拉鋸戰和爭吵聲中過日子,幾乎都憋得喘不過氣來了,再下去就要崩潰了。

上海 楊女士

楊女士你好:

先給你說一件真實的事情,或許對你會有所啟發。有天晚上在小區裏和幾個鄰居聊天,看到鄰居夫婦十分興奮地回來。平時大家關係都很好,也算是無話不談,因此鄰居老公見了我們就喜形於色地說:“今天是大獲全勝。想聽聽嗎?”我們以為兩口子是看球賽回來,誰知他們剛剛是和親家第一次碰頭。為了兒女的結婚大事,兩親家要商量些事情。本來對方約在一家比較大眾化的飯店,我這對鄰居夫婦堅決不同意,一定要約在紅房子西餐館,說是顯得隆重,對方隻好答應。誰知這就中了鄰居夫婦的圈套。鄰居老公很得意地說:“對方住在楊浦區,我料定他們沒有吃過正宗的西餐。我們兩夫妻經常吃西餐,懂西餐的規矩。這就叫第一次見麵就在氣勢上壓過他們頭。”果然,對方夫婦因為不怎麼會使用刀叉,顯得很尷尬,很拘謹。鄰居夫婦如願以償,紅酒咪咪,五分熟的牛肉切切,談笑自如,完全掌控局麵,結果,婚禮前後的安排全部按著他們的心思來。鄰居老公洋洋得意,說:“這就叫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親家之間,要爭,隻好進,不好退,千萬不能遷就對方,一遷就,你就輸定了。誰先搶到話語權誰就贏,誰就狠過對方,將來就是你說了算。以後我女兒嫁過去,不會吃虧。”我們幾個聽了都目瞪口呆,這套親家哲學我們也是聞所未聞。

故事講完了,不知你是否能聽出幾分意味來。以我那對鄰居夫婦為例,他們平時的為人也是熱情大方,謙和有禮,並不是那種逞勇好鬥蠻不講理之輩。為什麼在和親家的第一次見麵之時,他們要如此煞費苦心,鬥智鬥勇呢?還說出什麼“氣勢上要壓過他們的頭”這種不上品的話來呢?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女兒要出嫁了,父母不舍得不放心,怕女兒嫁過去受委屈,怕女兒受婆家的欺負,所以便偏激地走極端,從平和走向蠻橫,樣樣都不肯讓步不肯吃虧,樣樣都要爭個明白。目的是為了女兒爭取利益,讓女兒嫁過去以後的日子好過些。親家之間爭話語權,實際上是在為兒女爭話語權,為兒女爭在小家庭中的地位。其實很可笑,好心辦壞事。老一輩插足小夫妻的事,往往適得其反。現在常常是年輕人清醒,老年人糊塗;年輕人理智,老年人偏執。小家庭的日子讓小夫妻安排,你橫插一杠算什麼,反倒造成小夫妻之間的不和,瞎起勁。拉拉扯扯了這些,是想告訴你,你和你老公不再是父母羽翼下的雛鳥了,你們要成長成熟起來,發出你們自己的聲音。找個時間,和雙方父母坐在一起,說出你們的苦惱,說出你們的想法。老人傾聽到你們的聲音,或許會反思,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