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這是革命的黃埔(1 / 2)

民國十三年春1924年3月,廣州市。

又是一個豔陽天,日頭高高掛起,廣州大沙頭火車站外熙熙攘攘的停滿了人力洋車和馬車。

車夫們短打著上身,有的幹脆上身精光,肩膀頭上擔著一條汗巾,下身隻穿著條短褲頭。他們蹲在火車站站樓下麵的陰涼處,東拉西扯的談起南北軍國大事,而掛在嘴邊也是革命,民主,他們或多或少的說起長洲島上那所孫大帥創立的新學堂。

從武昌開來的火車進站了,車頭的汽笛聲伴著蒸汽機“吭哧~吭哧”發出大團白氣,緩緩挺穩。

李伯陽站在車廂門口的列車員先跳了下來,他們手裏拿著小紅旗嘴裏叼著哨子,哨子尖銳的吹響,車廂裏南來的旅客拿著大包小包的紛擁跳下了車廂。

一時天南海北的口音傳入李伯陽的耳朵,這時人們的口音還未普及普通話,聽在耳朵裏和聽老毛子的外語沒啥區別,偶爾有一句聽著親切山西梆子,李伯陽猛的回頭,卻是沒有找到說話的鄉親。

李伯陽穿著一身黑色的中山裝,胳膊肘夾著一個黑色的提包,裏麵鼓囊囊的,他跳下火車跟著熙攘的旅客往外走。車站不是很大,跟著人們走十多米就看到了出口,此時出口早已圍滿了人,麵黃肌瘦的車夫擠在最前麵,他們一眼就看到了皮膚白淨、衣著得體的李伯陽,在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景,人人都是麵黃肌瘦的萎靡樣子,李伯陽這一副細皮嫩肉個子高高的樣子,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少爺。

“少爺,坐車得不?又快又穩。”最先闖入李伯陽眼前的是一個點頭哈腰的車夫,看其麵容黝黑蒼老,說是壯年卻又老的厲害,車夫眼巴巴的看著他,堆著讓人不能拒絕的笑。

李伯陽本不想坐人力車,可看到麵前那張殷切的臉,他猶豫的點頭同意,車夫看在眼裏,麵上笑開了花。

車夫在人堆裏擠出了一條路,李伯陽跟著走出來,來到一個七成新的洋車旁。車夫把洋車上的遮蓋拉下來,看了看李伯陽的衣服,又把車座用汗巾幹幹淨淨的擦了一遍。

李伯陽上了洋車坐穩,車夫將洋車拉起,扭頭問道:“少爺,您去哪?”

李伯陽客氣的說:“師傅,知道黃埔軍校哪裏報名麼?”

車夫哎呦了一聲:“怎麼受得起師傅,我就是一個受罪的。少爺,您問我算了問對人了,我先帶您去看看黃埔軍校的《招生簡章》吧。”

“好呀!”李伯陽提起了興趣。

這黃埔軍校的《招生簡章》也好找的很,因為在廣州市裏,大街小巷已經貼滿了,車夫隻拉著洋車跑出幾步,就在一家旅社的門牆上找到了黃埔一期《招生簡章》。

李伯陽跳下車仔細端詳簡章上麵的內容,《招生簡章》全稱《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招生要求“明白主義“,這個他清楚的很,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他學習已久。學曆要求中學或相當於中學畢業,身體要求強健,無眼病、肺病、和性病。考試分為筆試口試,考試內容是作文,政治,和數學。

最後是招生地址,廣州市南堤2號。

看完這簡章後,李伯陽摸了摸鼻子,這也太容易了,他回身上了洋車,對車夫說:“去報名處。”

車夫拉著李伯陽穿街過馬路,這炎炎日頭下跑了有半個小時,穿過八旗二馬路,終於到了黃埔軍校的報名處——長堤南端的碼頭斜對麵,南堤2號古樓,這是一座西歐古羅馬圓柱式三層小樓房,中間三層、後進兩層。

下了洋車,李伯陽從提包摸出兩塊銀元遞給滿頭大汗的車夫,他誠摯的謝道:“麻煩師傅了。”

“少爺好人。”車夫握緊手中冰涼的銀元,心卻火熱,他不住的彎腰感謝。

目送車夫遠去後,李伯陽才好好打量起周圍,長堤,無疑是廣州最熱鬧、最繁華的去處,煙賭館、妓院比比皆是,兩棟分別高六層和九層的先施、新新百貨公司,矗立於珠江岸邊。

街麵上有電車開過,汽車也很多,行走的都是穿著洋裝的男女,還有許多挎著小包,扭著大胯的時髦女郎,他心想這就是窯姐了。

再看麵前的古樓,大門前已經掛出了“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黃埔軍校考試委員會”的名匾。門口張貼出了第一期招生公告,還有細則。那裏已經圍了一大圈的青年人,他們神色激揚,眉飛色舞,充斥著向往。

李伯陽看著那鏗鏘的大字,握緊了拳頭,好像有魔力似得,他的心跳的咚咚響,一股熱血湧上心頭,他將胳膊高高舉起,暴雷似的喊出:“黃埔軍校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