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萬人,我國也有100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為了降伏這一絕症,科學家們付出了極大努力。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找到攻克癌症的辦法。癌症是什麼?它從哪裏來,又是怎麼害人的?
“健康自測”
胸悶氣喘。
食欲改變。
排便異常。
無端出血。
頭暈頭痛。
四肢發麻。
連續咳嗽。
日漸消瘦。
口腔白斑。
排尿異常。
“常識”
1.癌症發病情況。
癌症是一種常見病,除了毛發和指甲外,可發生在人體各部位。根據有關資料表明:每年癌症導致全世界700多萬人喪生,其中我國每年就有100多萬人。據估計,2015年全世界將有900萬人死於癌症,並且2030年將增長到1140萬人。據不完全統計,在死亡的老年人中,隻有1/10死於癌症;而中年人死亡原因中,癌症卻占到了1/5.同時,死於癌症的病人平均年齡為55~59歲,比正常減壽12~18歲。
通常把腫瘤分成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類,人們常說的癌是各種惡性腫瘤的總稱。嚴格地說,人體的皮膚和某些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的粘膜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才稱得上癌,如食管癌、胃癌和肺癌等;而其他組織的惡性腫瘤叫肉瘤,如淋巴肉瘤和骨肉瘤等。癌的發生率遠比肉瘤多,所以人們常把惡性腫瘤統稱為癌。癌是怎麼回事呢?癌是由癌細胞組成的,人體內大約有2000萬億個細胞,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它們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著工作,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速度不斷新生、成長、衰老和死亡,非常有規律地進行著新陳代謝,以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
但是,在某些條件的影響下(放射線、病毒、黴菌、理化因素等),有些細胞不受任何限製地盲目生長、自由發展,其生長速度遠比正常細胞為快,從而消耗了人體內的大量營養,這些惡性增殖的細胞就稱為癌細胞。癌細胞的快速增殖和特殊的代謝過程,破壞了人體內的組織、器官的結構,使其喪失功能。如在肺癌病人的肺泡內,因為有大量癌細胞的充塞,肺組織受到破壞,最後使病人的肺失去了呼吸功能。
人類對癌症的科學性研究已有上百年曆史,但是至今還是沒有徹底攻克癌症的辦法,其中重要的一方麵原因就是人們對於癌症的認識依然還不夠充分。由於癌症給人的印象是“不治之症”,因此,人們往往“談癌色變”,望而生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患者及家屬由於對癌症認識的不足,導致延誤治療;與此相反,還有一些健康人,卻總是懷疑自己得了癌症,跑到醫院做了很多無謂的檢查,雖然結果都顯示正常,卻依然不放心。因此正確認識癌症,了解有關癌症的知識,不論是對癌症患者還是健康人,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正常的情形下,我們的身體是不斷有新的細胞生長出來,以補充不斷死亡的細胞。這種“死亡”及“新增”的過程是受身體嚴格控製及維持平衡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新陳代謝”。癌症的形成是源於一組不按身體需要而“失控”地增生的細胞。所有癌症來源於我們機體的自身細胞,是由這些細胞異常增生所形成的一些新生物,和正常組織增生所不同的,是這種增生完全不受機體的調控,所產生的新生組織也不具有正常組織的功能,它最主要活動就是不停地消耗機體的資源,擠占空間並越來越快速的分裂增殖。如果繼續下去,就將拖垮人體。而且,腫瘤不像病毒,不是體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無法對它進行識別以及免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