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江東眾將聞諸葛亮這番祭文,無不黯然落淚。
諸葛亮祭拜完畢,與魯肅道別而回,當日他來到江邊方欲下船,隻見江邊一人道袍竹冠,皂絛素履,一手揪住孔明大笑道:“孔明,果然是你!”
諸葛亮回視其人,乃鳳雛先生龐統,二人本是好友,此時相見不由開懷大笑,兩人攜手登舟,各訴心事,良久二人分別,諸葛亮本想讓龐統去劉備那裏,不過龐統沒有答應,諸葛亮也沒強求,二人分別後,諸葛亮自回荊州。
卻說魯肅送周瑜靈柩至蕪湖,孫權接著,哭祭於前,命厚葬於本鄉,而周瑜有兩男一女,長男周循,次男周胤,孫權皆養於府中厚恤如親子一般。
江東一連損失了兩員棟梁,所以偃旗息鼓,不動兵事,一日魯肅入見孫權道:“主公,肅乃碌碌庸才,誤蒙公瑾重薦,其實不稱所職,肅今日願舉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公瑾亦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此人現在江南,何不重用!”
孫權聞言大喜,便問此人姓名。魯肅躬身說道:“此人乃襄陽人,姓龐,名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
孫權大喜道:“我亦聞其名久矣,今其既在此,可即請來相見。”
次日魯肅邀請龐統入見孫權,龐統施禮畢,孫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不過孫權畢竟是人主,他並沒有表露出異樣,此時他對龐統開口問道:“先生平生所學,以何為主?”
龐統聞言回道:“某平生所學,唯隨機應變二字。”
孫權聽了之後,又問道:“先生才學,比公瑾如何?”
龐統聞言大笑道:“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孫權聞言皺眉,他平生最喜周瑜,見龐統言語之中似有輕蔑之意,心中愈加不喜,他沉聲對龐統說道:“先生先回去吧,待有用先生之時,在來相請。”
龐統其實不過是有意為之,畢竟在這亂世之中不僅是主公挑人,身為謀臣的他們也要擇主,他剛才言語之中故意輕視周瑜,不過是為了看一看孫權能否容人,不過現在看來,孫權也不過如此,他長歎一聲而出。
魯肅見龐統離去,他不由有些焦急的問道:“主公何不用龐士元?”
孫權陰沉著臉說道:“此人不過一介狂士,徒有虛名,用之何益?”
魯肅長歎一聲,他從孫權府中出來,正看到龐統低頭長歎,魯肅來到龐統身旁說道:“非肅不薦足下,奈何我主不肯用士元,唉!”
魯肅說完見龐統不語,他又繼續說道:“士元抱匡濟之才,何往不利,可實對肅言,將欲何往?肅當助之!”
龐統歎息一聲說道:“如今堪稱雄主者無外乎曹操,孫將軍,以及荊州的劉皇叔了,如今曹操那裏我是去不得了,現在孫將軍又對我不喜,如此看來我也隻能去荊州投劉皇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