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歎息一聲說道:“這孩子於昨夜四更時分,又引數個無賴之徒,不知何處去了。”
關羽聞言亦是歎息,此刻眾人用過早餐,關羽謝別郭常,奉二嫂上車,出了莊院,與孫乾並馬,護著車仗,取山路而行。
眾人行不及三十裏,隻見山背後擁出百餘人,為首兩騎馬:前麵那人,頭裹黃巾,身穿戰袍,手提一杆鐵槍,而後麵那人正是郭常之子。
此刻頭裹黃巾之人縱馬提槍攔住眾人去路,他開口說道:“我乃天公將軍張角部將!來者快留下坐下馬,我自放你過去!”
關羽聞言放聲大笑道:“哈哈哈,無知狂賊!你既從張角為盜,亦知劉、關、張兄弟三人名字否?”
這人聽關羽如此說,他心中一驚,立刻仔細打量起關羽,經過短暫的打量後,這人臉色瞬間變的有些蒼白,他滾鞍下馬,一手揪郭常之子拜獻於馬前。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昔日張角部將裴元紹,裴元紹自張角死後,一向無主,他和周倉二人,嘯聚山林,權於此處藏伏。
二人通過姓名後,關羽看在郭常的麵子上讓裴元紹將郭常之子放歸,郭常子走後,裴元紹沉聲對關羽說道:“關將軍,離此二十裏有一臥牛山,我等在哪裏落腳,關將軍可暫去那裏休息一番。”
關羽聞言說道:“綠林之中非豪傑托足之處,我觀公等頗有武藝,又不似那些不法狂徒,今後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身。”
裴元紹拜謝,二人正說話間,遙望一彪人馬來到,關羽正欲上前,裴元紹攔住說道:“此必周倉。”
關羽乃立馬待之,不久果見一堆人馬呼嘯而來,為首一人黑麵虯髯,身材高大,持一把黑鐵槍一馬當先,這人驟然看到裴元紹和關羽後,驚喜交加,翻身下馬:“周倉參見關將軍!”
關羽扶須笑問道:“壯士何處曾識關某來?”
周倉俯地頓首道:“舊隨大賢良師時,曾於廣宗城外得識尊顏,隻是當時各為其主,不得相隨。今日幸得拜見,願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
關羽見周倉其意甚誠,於是他開口說道:“你若隨我,你手下人怎麼辦?”
周倉抬頭說道:“願從則俱從,不願從者,自去便是。”
周倉話落,眾人皆跪倒於地說道:“我等皆願誓死追隨關將軍。”
關公乃下馬扶眾人起來,他思索片刻,然後開口說道:“你等且回山中,待我尋見兄長,必來相招。”
周倉聞言頓首告道:“倉乃一粗莽之夫,失身為盜,今遇將軍,如重見天日,豈忍複錯過!若以眾人相隨為不便,可令其盡跟裴元紹去。倉隻身步行,跟隨將軍,雖萬裏不辭也!”
裴元紹開口罵道:“大老黑,憑什麼你跟關將軍,讓我回去!”
周倉抬頭說道:“因為我比你厲害!”裴元紹大怒,挺槍上前就要比試,周倉話鋒一轉說道:“兄弟,我大老黑沒求過你什麼事,這次你一定要讓我!”
裴元紹聞言,止住身形,二人相識許久,自然知道彼此脾氣,此刻裴元紹見周倉竟然不顧一切,裴元紹也不強求,思索片刻之後,裴元紹答應了周倉,關羽見二人商量妥當,於是撥周倉之人與裴元紹,裴元紹收了人馬怏怏而別,回臥牛山上去了。
周倉跟著關羽,眾人繼續往汝南進發,行了數日,遙見一座山城。關羽抬手問道:“此何處也?”
周倉見了開口說道:“此處名叫古城,聽聞數月之前有一黑臉將軍,引數十騎到此,此人將縣官逐去,占住古城,招軍買馬,積草屯糧。現今大概聚集了有三五千人馬,四處無人敢敵。”
關羽聞言沉思片刻後,突然他腦海一動喜道:“莫非是老三?三弟自徐州失散後,一向不知下落,難道卻在此處安身?”
關羽想到這裏引眾人縱馬朝古城而去,待到了古城附近,關羽先派孫乾入城打探,孫乾領命去了。
卻說張飛在芒碭山中,住了月餘,因出外探聽劉備消息,偶過古城,入縣借糧,縣官不肯,張飛一怒逐去縣官,奪了縣印,占住了城池,權且安身。
當日孫乾領關羽命,入城探聽消息,連問數人之後,果然得知張飛姓名,孫乾不猶豫,直入縣衙相見。
張飛聞聽孫乾到,慌忙出來,二人各自施禮畢,孫乾開口說道:“翼德,如今雲長從許都送二位夫人至此,請將軍出迎。”
張飛聽罷,臉色猙獰,更不回言,猛然起身,孫乾視之,隻見張飛披掛完畢出縣衙持矛上馬,點了一千餘人,徑出北門。
孫乾驚訝不已,見張飛臉色又不敢問,隻得隨出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