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見關羽如此不由大笑起來,一邊笑張遼一邊開口說道:“兄長此言豈不為天下人所恥笑?”
關羽皺眉說道:“我仗忠義而死,天下人又豈會笑我?”
張遼擺手說道:“非也,非也,雲長兄今日死了,當有三罪!當初劉皇叔與雲長兄結義之時,誓同生死,如今皇叔方敗,而兄即戰死,倘如皇叔複出,欲求雲長兄相助,而不可複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其罪一也!劉皇叔以家眷付托於兄,而兄今日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皇叔依托之重,其罪二也!雲長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共與皇叔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關羽聞言之後,不由沉吟良久,張遼剛才說的話確實都很對,如果大哥沒死,今日他死了,豈不是有負大哥所托?
想到這裏關羽不由看向張遼說道:“你說我有三罪,欲我如何?”
張遼見關羽如此說,知道他已經有所退讓,於是他立刻說道:“雲長兄,如今這土山四麵皆是丞相之兵,雲長兄若不降,則必死!徒死無益,不若且降丞相,到時候在打聽劉皇叔音信,如知其在何處,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雲長兄還望三思。”
關羽皺眉扶須,良久他長歎一聲說道:“文遠說有三便來勸我降,不過今日我也有三約。若丞相能從,我即當卸甲,如其不允,我寧受三罪而死。”
張遼此刻也站起身,正色說道:“丞相寬洪大量,何所不容。願聞三事。”
關羽盯著張遼的眼睛然後開口說道:“一者,我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我今隻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我但知皇叔去向,不管千裏萬裏,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望文遠急急回報。”
張遼聽了應諾上馬回見曹操,張遼先說降漢不降曹之事,曹操聽了笑道:“我為漢相,漢即是我。此可從之。”
張遼又說道:“二夫人欲請皇叔俸給,並上下人等不許到門。”
曹操點頭說道:“我於皇叔俸內,更加倍與之。至於嚴禁內外,乃是家法,這個不須雲長操心!”
張遼見前兩條曹操都答應的痛快,但是第三條才是問題所在,張遼猶豫片刻,然後咬牙說道:“但知劉備信息,雖遠必往。”
曹操聞言之後,不由搖首說道:“然則我養雲長何用?此事卻難從。”
張遼見曹操拒絕,於是連忙開口說道:“丞相豈不聞豫讓眾人國士之論?劉備待雲長不過恩厚耳,丞相若更施厚恩以結其心,何愁雲長之不服?”
曹操沉吟片刻然後說道:“文遠所言甚對,既然這樣,我願從此三事,文遠可速報給雲長。”
張遼領命,再往山上回報關羽,關羽又說道:“雖然如此,暫請丞相退軍,容我入城見二嫂,告知其事,然後投降。”
張遼聞言再回,以此言報曹操,曹操即傳令,退軍三十裏,關羽見曹操兵退,於是引兵入下邳,見人民安妥不動,於是竟到府中,見了二嫂。
甘、糜二夫人聽得關羽到來,急忙出迎,關羽拜於階下說道:“使二嫂受驚,某之罪也。”
二位夫人安慰關羽之後,甘梅開口問道:“玄德今在何處?”
關羽搖頭說道:“小沛之戰後,大哥三弟俱不知去向。”
甘梅聞言歎息一聲,然後又說道:“二叔那現在我們怎麼辦?”
關羽有些難以啟齒,良久他開口說道:“二位嫂嫂,昨日關某出城死戰,被困土山,張遼勸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約,曹操已皆允從,故特退兵,放我入城,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自做主。”
甘梅和糜瑩對視一眼,糜瑩畢竟年輕,她聽說關羽竟然投降了曹操,她臉色有些不憤,甘梅見了急忙拽了糜瑩一下,讓她不要說話,然後甘梅開口問道:“叔叔都答應了那三件事?”
關羽於是將上項三事,備述一遍,甘夫人聽了之後,於是開口說道:“昨日曹軍入城,我等皆以為必死,誰想毫發不動,一軍不敢入門,我等還在奇怪,原來是這樣,叔叔既已領諾,何必問我二人?隻是委屈叔叔了。”
關羽安頓好二夫人,於是辭退引數十騎來見曹操。曹操自出轅門相接,關羽下馬入拜,曹操慌忙答禮。
關羽見曹操竟然如此降低身份,於是他開口說道:“敗兵之將,深蒙丞相不殺之恩,丞相何須親自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