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董承等人聽了馬騰所說後,不敢怠慢,畢竟如此大事如果所用非人的話,他們不但會慘死,而且還有負天子所托,所以他們不由都開口問馬騰道:“將軍欲用何人?”
馬騰見眾人臉色,明白他們在擔心什麼,於是他開口說道:“現有豫州牧劉玄德在此,我們何不求之?”
董承聞言皺眉道:“此人雖係皇叔,但今其人正依附曹操,他又怎肯與我等一起行事呢?”
馬騰扶須笑道:“我觀前日圍場之中,曹操迎受眾賀之時,劉備二弟關羽欲挺刀欲殺曹操,劉備以目製止。此人非不欲圖曹操,匡扶漢室,隻恨當時曹操爪牙太多,恐力不及。公等可試往求之,此人必不會推脫。”
馬騰說完後,吳蘭不由起身說道:“此事不宜太速,我等當從容商議。”
當夜眾人皆散去,次日眾人又聚在一起,商議劉備之事,最後定下由董承去拉劉備入夥,且說當日黑夜裏,董承懷詔,徑往劉備住處。門吏入報,劉備迎出,請入小閣坐定,關羽、張飛侍立於側。
劉備命人備茶之後,然後開口對董承說道:“不知國舅夤夜至此,有何事情麼?”
董承笑著說道:“也無什麼事,隻是白日乘馬相訪,恐曹操見疑,所以特地黑夜相見。”
劉備皺眉,心中暗道:“黑夜豈不更讓人疑慮?”這時侍從端茶至,劉備親自斟茶於董承,董承待侍從下去後,低聲說道:“前日圍場之中,雲長欲殺曹操,將軍為何動目擺頭製止?”
董承方說完,劉備驚的茶杯險些墜地,他失驚說道:“國舅怎麼知道這件事?”
在劉備心裏,當日關羽雖起殺心,但他製止的夠及時,怎麼會有人發現呢?
就在劉備驚疑不定之時,董承又開口說道:“朝廷臣子,若盡如雲長,何愁漢室不匡!”
劉備見董承如此說,擔心董承是曹操使其來試探他的,畢竟他初入許都與董承並不熟悉,所以他不由佯裝不解道:“曹丞相治國能力很強,國舅何憂天下不太平?”
董承變色起身道:“公乃漢朝皇叔,所以我剖肝瀝膽相告,公何出此言搪塞我?”
劉備見董承不似作假,於是起身說道:“恐國舅有詐,所以試探一下。”
當下二人坐定,董承取衣帶詔令劉備觀之,劉備讀罷不勝悲憤,董承又將義狀出示,上止有六位:車騎將軍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蘭,西涼太守馬騰。
劉備見了之後對董承說道:“公等既奉詔討賊,備怎敢不效犬馬之勞。”
董承拜謝,便請劉備書上姓名。劉備沒有猶豫,在義狀之上亦寫上“左將軍劉備”幾字,劉備寫完後,將義狀收起付與董承。
董承見劉備書名以畢,於是他開口對劉備說道:“尚我再請三人,共聚十義,以圖國賊!”
劉備聞言之後不由囑咐道:“切宜緩緩施行,不可輕泄。”
二人共議到五更,董承相別而去,劉備簽了義狀之後,也怕曹操謀害,於是每日就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關羽,張飛二人見了,不由開口說道:“兄長為什麼整日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
劉備對二人笑笑,並沒有說什麼,二人見劉備不說,也都知道劉備的性格,於是也不在多言。
一日,關羽、張飛不在,劉備正在後園澆菜,突然許褚、張遼引數十人入後園見劉備,劉備見二人來此,不由放下手中農活,然後開口問二人道:“二位將軍來此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