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聽劉協說完,他拜伏於地說道:“此臣所願,陛下一會李傕會來,陛下且勿言,臣自有對策。”
劉協聞言收淚拜謝,果然少頃之後,李傕來見,帶劍而入,劉協強自鎮定。
李傕從屋外進來之後,當他看到賈詡後先是一愣,但是他也沒說什麼,他直接對劉協說道:“陛下,郭汜賊子,監禁公卿,欲劫陛下。如果不是臣拚死拚活,陛下早就被郭汜擄走了。”
劉協沒想到李傕竟然來此邀功,可是如今的李傕位極人臣已經賞無可賞,沒辦法劉協隻得親自起身對李傕拱手稱謝,李傕見天子都對自己行禮,他不由哈哈大笑,然後仰頭走了出去。
李傕走後,此時皇甫酈入見,這皇甫酈乃皇甫嵩之子,如今受父之命特來給天子問安。劉協看了皇甫酈,他知道皇甫酈能言善道,昔年皇甫嵩被董卓下獄,若不是皇甫酈估計皇甫嵩如今也已經死了!
且說劉協見了皇甫酈,他知道皇甫酈與李傕同鄉,於是下詔使皇甫酈往兩邊給李郭二人解和。
皇甫酈雖然不願去,但是天子既然已經下詔,他又不得不去,如果他不去,那他豈不是和李郭二人一樣了?
且說皇甫酈走至郭汜營中,通報過後,郭汜讓人將皇甫酈請入大帳,皇甫酈說明來意後,郭汜開口說道:“如果李傕能送出天子,我便放出公卿。”
皇甫酈聽了之後,又來見李傕,皇甫酈對李傕說道:“李將軍,天子認為我與公同鄉,特令我來勸和二公。如今郭汜已奉詔,公意若何?”
李傕聞言之後,他不由開口說道:“我有敗呂布之大功,輔政四年,多有勳績,天下共知,這郭阿多不過一盜馬賊,竟然敢擅劫公卿,與我相抗,我誓必誅之!你且放眼觀之,我軍部卒,足勝郭阿多百倍,不出月餘,必殺之!”
皇甫酈聽了之後勸道:“將軍,昔年有窮後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難,以致滅亡。近有董太師之強,將軍應該是親眼所見,呂布受恩而反圖,轉瞬之間,董太師頭懸國門。所以強不足有恃無恐,將軍身為上將,持鉞仗節,子孫宗族,皆居顯位,國恩不可謂不厚。郭阿多劫公卿,而將軍劫至尊,誰輕誰重,將軍難道想不明白嗎?”
李傕被皇甫酈這一通言語說的臉色變幻,最後他大怒拔劍叱道:“天子使你來辱我麼?我先斬你頭!回寄天子!”
左右見了急忙勸住,李傕帳下有昔年白波帥楊奉此刻正為騎都尉,他上前諫道:“將軍萬萬不可,如今郭汜未除,而殺天使,郭汜興兵有名,到時候諸侯齊來,我們如何抵擋?”
李傕被楊奉攔住,雖然最後李傕沒有殺皇甫酈,但是皇甫酈還是被趕了出去。
皇甫酈被推出大營後,他自覺對不起天子,於是在李傕營門外跳腳大罵道:“李傕不奉詔,欲弑君自立,如此逆賊,天下當共誅之!”
侍中胡邈聽了急忙跑出來捂住皇甫酈的嘴說道:“你不想活了,竟然出此狂言。”
皇甫酈撥開胡邈的手,叱道:“胡敬才!你亦為朝廷之臣,如何附賊?君辱臣死,我被李傕所殺,乃本分!你起開!”
且說皇甫酈在營外大罵不止,左右急忙告知給劉協,劉協一聽這還了得,這皇甫酈乃老將軍皇甫嵩之子,如果被李傕給殺了,那他豈不是寒了滿朝老臣之心了!於是他急忙傳下口喻,急令皇甫酈回家養父!
皇甫酈得了天子口喻後,憤憤不平,離開了李傕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