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聞言之後,不由皺眉說道曰:“曹操如今倚仗兵威,決不肯和。”
孔融歎息一聲,然後教一麵點兵,一麵差人送書。且說這日幾人正商議出兵之事,忽報城外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群寇數萬殺奔前來。
孔融聞言大驚,管亥這個人已經成了青州之地的一害了,而且據說鮑信就是死在此人手中,可見此人厲害之處,而且當初曹操為了找這個管亥甚至把整個青州都翻了一遍,但是就是沒有找到此人的蹤跡,想不到此刻這個管亥竟然又出來了!
孔融來不及多想,他急忙點本部人馬,出城與管亥迎戰。
兩軍對陣,管亥持刀出馬說道:“我知北海糧廣,可借一萬石與我,我就立刻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眉毛一皺,這個管亥還真是粗鄙不堪,他不由叱道:“我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有糧米與賊!”
管亥聞言大怒,他自知罵不過孔融,於是拍馬舞刀,直取孔融,孔融麾下一將宗寶挺槍出馬,兩人戰不數合,宗寶又那裏是管亥的對手,被管亥一刀,砍於馬下。
孔融兵見折了宗寶不由陣型大亂,慌忙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麵圍城,孔融心中鬱悶。糜竺懷愁,更不可言。
次日,孔融登城遙望,賊勢浩大,倍添憂惱,忽見城外一人背插兩把短戟,挺一杆大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
黃巾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數十人下馬,黃巾賊眾倒退,孔融見狀,方知不是賊兵,於是急命左右開門,將此人放入。
此人進城後,下馬棄槍,徑到城上,拜見孔融。
孔融仔細打量此人,隻見此人身穿一身紅甲眉宇軒昂,孔融不由問其姓名,此人躬身說道:“某乃東萊黃縣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義。常年於關外做獵頭,如今自遼東回家省親,得知黃巾寇城。老母特說於我她曾屢受府君深恩,教我前來幫忙,故而某單槍匹馬來見府君,府君若用的著在下的地方但說無妨!”
孔融聽了之後大喜,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未曾謀麵,但孔融卻曉得他是個英雄,因此他遠出之時,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裏之外,孔融常使人送些布匹糧食給其母,其母感孔融恩德,故太史慈一回來,就立刻讓太史慈來救。
當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贈與衣甲鞍馬,席間太史慈對孔融說道:“某願借精兵一千,出城殺賊。”
孔融聞言放下酒杯歎息一聲說道:“君雖英勇,然而賊勢甚眾,不可輕出。”
太史慈嗬嗬一笑說道:“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來,如今不能解圍,慈亦無顏見母。願決一死戰!”
孔融這時突然想起一個人,於是他開口說道:“我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隻恨無人能突圍而出!”
太史慈聽了,不由開口說道:“府君但管修書,某自當急往。”
孔融喜,修書付與太史慈,太史慈拿了書信擐甲上馬,腰帶養由弓,背插鴛鴦戟,手持蒼狼槍,飽食一頓帶好箭矢,城門開處,太史慈一騎飛出。
城外黃巾賊眾,見太史慈出城,於是紛紛圍了上來,太史慈槍起處連搠死數十人,眾人無人敢擋,太史慈透圍而出。
管亥得知有人出城,心想此人定是請救兵的,於是親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麵圍定。太史慈聽到背後馬蹄響起,知道有兵來追,於是他倚住槍,拈養由弓扭身搭箭,八麵射之,箭矢到處無不應弦落馬。
管亥見狀勒馬揮刀止住賊眾,管亥此刻冷汗直冒,這個紅甲男子的武力遠在他之上,而且剛才那一箭若不是他躲的快,恐怕他就死了,所以管亥不敢在追。
太史慈見狀,微微一笑,然後星夜投平原來見劉備。兩方施禮罷,太史慈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並呈上書劄。
劉備看信畢,不由開口問太史慈道:“足下何人?”
太史慈回答道:“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如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北海知君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鋒突圍,前來求救。”
劉備聽了斂容說道:“孔北海竟然知道世間有劉備?”
劉備正色之後,乃引關羽、張飛二人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