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離莊而行,行不到三裏,隻見前方人馬攢動,四人停馬觀望,原來是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於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人眾,帶領數千人馬到了!
眾人接到劉辯後,司徒王允和太尉楊彪不顧年邁之軀跪倒在劉辯身前,兩人伏地痛哭流涕,袁紹等人亦是下馬跪倒,麵色都有些沉重。
君臣眾人哭了一場後,然後將好馬換與劉辯和劉協二人騎坐,然後二人在眾人的簇擁下返回了帝都洛陽!
眾人又行了一陣,來到了一處小村,這村子不大,眾人的車馬浩浩蕩蕩湧進這個小村子,讓這個原本有些寧靜的小村變得有些喧鬧。
劉辯在王允等人的環繞下,策馬穿過這個小村子,這時劉辯突然注意到路邊有兩個不大的孩童在那裏唱著一首童謠,稚嫩的童音在這不大的小村內回蕩著:“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童音繞耳,一遍一遍的重複在眾人的耳畔,劉辯倒沒覺得有什麼,但是跟在他身邊的司徒王允和太尉楊彪卻不這樣覺得。
王允這個人出身官宦世家,從小就飽讀詩書,頗有心計。黃巾之亂時,朝廷為了快速掃蕩豫州的黃巾起義,王允被拜為豫州牧,後來因為張讓等人的誹謗,王允被迫辭官隱居,直到何進掌權時,王允才再次出仕。
而這個楊彪字文先,身世更是了不得,他出身弘農楊氏,昔年的黃門令王甫就是因為楊彪的揭發而定罪被殺的!
這二人都是飽學之士,自然聽出了這首童謠之中的不尋常,兩人離了大隊策馬來到道邊的兩個孩童身邊。
王允調整著他的狀態,讓他看起來盡量和藹一些,他下馬後,輕聲開口說道:“二位小友,這首歌是誰交給你們的?”
兩個小孩,年齡比劉辯還要小上幾歲,看到生人之後,兩人都有些膽怯的向後縮了縮,誰也沒有說話。
楊彪看著王允吃癟的樣子,不由有些好笑,他從懷中掏出一小錠銀子,在手中掂了掂,然後將這錠銀子遞給兩名孩童,兩名孩童雖然歲數不大,但是也知道銀子的好處,其中大一點的那個孩童從楊彪手中接過銀子,然後怯生生的說道:“大人想問什麼?”
楊彪得意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王允後,然後蹲下身子指著王允對他們說道:“我要問的問題和剛才這個伯伯問的問題一樣!”
“奧~”孩童低頭想了一陣之後說道:“前些天村裏來了一個奇怪的人,這首童謠就是那個人教給我們的!”
“奇怪的人?”楊彪看了一眼王允,然後繼續問道:“怎麼個奇怪法?”
孩童撓了撓頭,他的一雙小眼睛在眼眶裏轉來轉去,最後他一拍手說道:“那個人的眼睛都是黑色的,就像黑寶石一樣沒有一絲眼白!當時村裏的大人都說他是個奇怪的人!”
“禍亂之瞳?!”當孩童說完後,站在一旁的王允驚愕出聲,而楊彪也是一臉凝重,他繼續追問道:“現在那個人還在村裏麼?”
孩童搖了搖頭說道:“他教會了我們這首童謠後就走了。”
此刻站在一旁的王允也蹲下身子,他急切的對這名孩童問道:“可記住了這個人的模樣?”
王允的動作,讓這名本就有些認生的孩童向後退了一步,然後小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似的,王允意識到自己可能嚇到了這個孩子,於是也從懷中掏出一小錠銀子,這名孩童在看到王允手中的銀子後,臉上露出一絲喜色,他快速從王允手中接過銀子,然後快速說道:“我隻記得那個人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其他的我都不記得了!”
王允和楊彪二人見這個孩童麵上並不像在撒謊,知道這孩子真的不知道了,兩人站起身後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憂慮,想不到這世界上又有禍亂之瞳現世了!
兩人都出身世家,自然知道禍亂之瞳的傳說,就在這時,那名小孩對二人說道:“二位大人,我們可以走了麼?”
楊彪低頭看了兩名孩童一眼,然後輕聲說道:“去吧,但是記住一點,剛才那首童謠,以後不要在唱了!”
兩名孩童答應之後,蹦蹦跳跳的走了,剩下兩名漢室老臣站在道路旁,各懷心事!
“兩位大人,在幹什麼呢?”
渾厚的男聲將二人驚醒,兩人一看原來是一身金甲的袁紹策馬而來,楊彪笑了笑說道:“無事,走吧!”
幾人上馬之後,趕上了前方的劉辯等人,佛曉之下,王允跟在劉辯的身後,他目光複雜的打量了一眼劉辯,然後又將目光轉向劉辯身旁的劉協!
王允回頭看了一眼來路,看著身後浩浩蕩蕩的隊伍,他的腦海裏不由回想起剛才的那首童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