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衣錦還鄉(1 / 3)

劉備辭別了公孫瓚後,一路南下前往平原,平原不是郡而是平原國,地處冀州南部靠近青州之地。

說起這個平原國就不得不提大漢帝國的郡國並行製,高祖劉邦一統九州後,在地方上繼承了秦朝的郡縣製,同時又分封各諸侯王國,這樣一來就出現了郡國兩種製度,也就是郡國並行製。

當時高祖封立的同姓王共有九國,他們在封國內是國君,權力很大,其政權與大漢帝國朝堂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大漢帝國親自任命外,自禦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都由諸侯王自己任命。

雖然當初高祖分封的都是劉家子弟,最初的初衷是想要這九個屬國在大漢帝國朝堂有難時進行支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封國開始不在安分了,權利這個東西,沒有人會嫌棄!時間越久,這些諸侯王越不安分!

到了文帝、景帝時,為消除各諸侯國勢力對大漢帝國朝堂的威脅,他們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文帝采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把齊國分成六個小王國,把淮南國分為三個小王國,以削弱其力量。

景帝采納晁錯削藩的建議,削減了幾個諸侯王的封區,導致了以清君側為借口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平定後,景帝下令取消了諸侯王的治民權,又減縮諸侯王的統治機構,降低王國官職的等級,使之成為大漢帝國直接管理的一級地方行政單位,基本上解決了劉邦實行諸侯王製度的弊病,進一步加強了大漢帝國中央集權。

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為了徹底解決分封製的弊端,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他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這樣一來諸侯國越分越小,劉徹再趁機削弱其勢力,大國變中國,中國變若幹小國,直至滅國去號為止,這就是著名的推恩令!推恩令之後,原本的齊國,吳國等大國越來越小,最後小的已經沒了,大的也隻有一個郡那麼大了。

而劉備的這個平原相,就是平原國的國相,然而平原國如今早已經沒有了國君,封國被撤改郡隻是早晚的事情了!

對於這個平原相職務,劉備本身是不太想去的,雖然這個官職比他以前的安喜縣尉要高很多了,但是一來平原太過遙遠,二來青州之地黃巾餘孽並未被消滅,時不時的威脅冀州南部的安全,所以劉備不太想去,但是朝廷已經下了文件,不去就是抗旨不遵,那樣一來對他以後的仕途的影響很不好。

這天劉備先回了一趟涿郡樓桑村,這次去平原為官,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有變動,所以他得接上他的母親和妻子甘梅同往。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等人進了樓桑村,劉備這次回來也可以算是衣錦回鄉了。

畢竟,一國國相放在春秋戰國那個時期,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劉備回到村子,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叔父劉元起,他這個叔父如今已經不再是族長了,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村口的那塊大石頭上發呆,劉備知道自己的這個叔父是在等他的兒子劉塵。

看著蒼老的叔父,劉備急忙下馬來到他的身邊低聲說道:“叔父!玄德回來了!”

此時正是太陽初升之時,劉元起眯起眼睛看著劉備好久,然後突然起身說道:“玄德啊!你回來啦!”

劉備笑著點了點頭,但是他的心裏有些擔憂,二叔這是怎麼了,怎麼反應這麼慢了,而且似乎頭腦也變得有些遲鈍了,這還是當年已盡那個精明幹練的二叔麼?

就在劉備感慨萬千之時,劉元起絮絮叨叨的轉身往回走:“玄德回來了,玄德回來了,可是我的塵兒什麼時候回來呢?”

劉備呆呆的看著劉元起那步履瞞珊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對於劉備來講,沒有劉元起就沒有現在的劉備,劉備視他如父。

“哎!”劉備沉默的跟在劉元起身後,突然走在前麵的劉元起轉過身看向劉備說道:“唉,玄德,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劉備無言。

劉備將劉元起送回家後,劉備拉著劉元起妻子的手問道:“二嬸,叔父這是怎麼了?什麼時候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