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先是回到那一張床就占去三分之一麵積的住所,他隨意的躺在床上,手裏握著青銅匕首,雙目無神的望著天花,過去的一切曆曆在目。
少年無父無母,是被一個砍柴老翁撿回來養大的,那把青銅匕首當時就藏在包裹著他的毛巾裏。砍柴老翁又聾又啞,也不識字,兩人之間隻靠簡單的肢體動作來交流。
平時除了出去賣柴換錢之外,從不跟陌生人往來,這種幾乎與世隔絕的狀態下,名字也就顯得沒必要,所以少年一直都是無名。
然而在少年十三歲那年,年邁的老翁大病去世,少年這才有了走出深山老林的想法,當少年開始接觸外麵的世界時,一件一發不可收拾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他自學了文字,還讀過和修行界相關的書籍。
原來,文字的起源在於修行界,父母給孩子取的名字隻是一個代號,真正的名字是內窺自身後讀出來的,在修行界稱之為修名。讀出修名是踏入修行界最低的門檻,也是修行者和凡人之間最根本的分界線。
這對無名的少年來說是天大的誘惑,因為無名,別人總是用喂、小子、砍柴的這些稱呼來呼喝他。顯然,當接觸的人多之後,名字變得越來越需要,當初少年隻是為了給自己取個好聽的名字才去自學文字,沒想到卻意外從書籍中知道了修名的存在。
這之後,少年決定不起一個隻是代號的名字,用此來鞭撻自己去讀出修名。讀修名的方法中,最普遍的就是服食寧心丸,一顆寧心丸市價五百鐵幣,但真正買到手時卻被黑心商人炒到近六百,六百鐵幣是少年三個月的口糧錢,對貧窮的少年來說無疑是巨款。
可少年卻前後服食了八顆寧心丸,結果到現在都沒讀出修名。少年從書中得知,修行天賦越高的人越容易讀出修名,當服食到第五顆寧心丸都沒能讀出修名的,可以認定為沒有修行天賦。
但少年並不在乎有沒有修行天賦,他隻想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名字。幸好書中也說到,不管修行天賦再低,隻要堅持服食寧心丸,總會有讀出修名的一天。很多沒有修行天賦的富家子弟就是這樣讀出修名的,運氣好的第十次就成功了,運氣差甚至去到上百次的都有。所以對窮人來說,去到第五次一般都不會再去服食寧心丸,隻好安分做個凡人。
回想著過去的少年突然從床上坐起,麵臨絕境的他必須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日落之前賺到五十鐵幣是不可能了,賣掉匕首又舍不得。
剩下的隻有一個辦法值得一拚,先把匕首拿去當鋪當掉,一個月內還有贖回的機會。換的錢估計能買到四顆寧心丸,如果讀取修名成功,修行者的身份會讓他身價倍漲價,就算沒有修行天賦也能接到凡人幹不了活,那賺錢的速度會是現在的十倍不止,到時候定能贖回匕首。
當然萬一失敗就隻能離開村子,重新回到連睡覺都不安穩的生活。
就在少年滿懷熱血打開房門,準備出去時,幾個人影剛好擋在了門口,其中帶頭的中年男子說道,“喂,沒有名字的,你膽子夠大啊,有銅匕首也敢欠我錢不還。”
少年當場愣住,麵前的中年男子是專門放高利貸的,當初急著讀出修名就去那借了錢,銅匕首少年一直藏得很好,如今被發現不僅匕首沒有了,連最後讀出修名的機會也沒了。